《欢二联安全隐患整改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二次环评公示 辽河油田公司欢喜岭采油厂委托北京中咨华宇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承担欢二联安全隐患整改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环评工作已基本完成。现就公众对本项目投产后可能会造成的环境影响、是否支持项目建设等事项进一步征求意见和建议。 一 项目情况简述 欢二联是辽河油田欢喜岭采油厂目前正运行的一座稠、稀油处理联合站,于1979年投产。从投产至今,欢二联已经33年,站内设施腐蚀、老化严重,不安全因素增多,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站内道路、消防设施、生产用房及生活区的设置已不满足现行标准的要求,对油田安全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只有通过安全改造,有效的消除安全隐患点,才能解决以上问题,保证生产的安全、有序,减少或避免对人身健康的损害和安全威胁。通过安全改造,可实现联合站整套的生产过程和管理自动化,使联合站安全可靠运行,可以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管理水平,降低安全风险。 项目总投资9892.57万元,对欢二联原油处理、采出水处理、注水工程、公用工程(给排水、供电、供热及暖通、消防、通信)、建筑结构等进行改造。 二 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㈠ 大气污染物 施工期间主要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为废气和扬尘,废气主要包括各种机械设备以及汽车排放的尾气,扬尘主要来源于: ⑴ 建筑材料水泥、石灰、砂子等在装卸、运输、堆放过程中,因风力作用将产生扬尘污染; ⑵ 运输车辆往来将造成地面扬尘; ⑶ 施工垃圾在堆放和清运过程中将产生扬尘。 施工过程产生的废气和扬尘都将对环境空气产生一定影响,其中扬尘影响较为严重,因此本章节重点进行扬尘影响分析。 根据类比调查,施工期施工工地道路扬尘是主要尘源,约占工地扬尘总量的86%;而物料的搬运、土方和砂石的堆放等扬尘仅占扬尘总量的14%。 建筑工地的扬尘对环境TSP浓度的影响范围主要在工地围墙100m以内,即下风向一侧0-50m为重污染带,50-100m为较重污染带,>100m为较轻污染带。施工期间产生的扬尘污染主要决定于施工作业方式、材料的堆放以及风力等因素,其中受风力因素的影响最大。 ㈡ 噪声 施工期噪声主要包括建筑施工噪声和交通运输噪声两类。建筑施工噪声主要为各种施工机械设备运转过程产生的噪声,交通运输噪声主要为运输车辆行驶过程产生的噪声。施工过程中各种机械设备较多,主要为挖掘机、推土机、起重机等,设备噪声均大于80dB(A),对周围环境将产生一定影响。 ㈢ 水污染物 施工过程产生的废水主要有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和场地冲洗废水。 生产废水包括开挖、钻孔产生的泥浆水和各种施工机械设备运转的冷却及清洗用水,前者含有大量的泥砂,后者则含有一定量的油;项目建设不设宿地,布置临时旱厕,定期清掏。 ㈣ 固体废物 本项目新增土地进行建设,施工期间固废物主要来源于施工阶段过程产生的弃土、废建筑材料以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等。 ⑴ 弃土:本项目地势低洼,开挖土方量较少,约为2.6万m3,全部用于场地平整或回填,故无弃土产生。 ⑵ 建筑垃圾:主要包括挖掘的土石方、废建筑材料(如砂石、石灰、混凝土、废砖等)以及各种废包装材料等。 ⑶ 生活垃圾:施工期人数为100人,按每人每天产生垃圾0.5kg计,年施工天数为200天,故生活垃圾约为0.05t/d,10t/a。 上述施工固废若处理不当,尤其是生活垃圾主要为废生活用品和食品垃圾,长时间堆放会腐烂变质、滋生苍蝇蚊虫、传染疾病,对周围环境和工作人员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三 污染防治对策与措施 ㈠ 大气污染物 由于该建设项目建设期需进行土方工程、对建筑材料运输装卸等,因此施工期间产生的扬尘将对附近大气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必须采取合理可行的防治措施,尽量减轻其污染程度,缩小其影响范围。具体的防尘措施主要包括: ⑴ 建设单位在施工期间,应设置施工标志牌、现场平面布置图和安全生产、消防保卫、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制度板。施工标志牌应标明项目建设、施工和监理单位,负责人联系电话以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污染举报电话。 ⑵ 工程建设期间,应在工地边界设置1.8m以上的砌体或金属板材等硬质材料围挡,围挡间无缝隙,底端设置防溢座。实践证明,在风速不大时围挡阻挡扬尘的作用明显,可以有效地减少扬尘的扩散。 ⑶ 对所使用的具有粉尘逸散性的工程材料,砂石、土方或废弃物,应当实施封闭或覆盖处理。在工地内堆置的材料应采取库房、覆盖防尘布或防尘网,并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喷洒粉尘抑制剂,防止风蚀起尘。 ⑷ 施工工地内车行路径,应采取铺设混凝土、沥青混凝土、铺设礁渣、细石或其它功能相当的材料,防止机动车扬尘。 ⑸ 对于工地内裸露地面,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覆盖防尘布或防尘网;铺设混凝土、细石或其他功能相当的材料,应制定撒水抑尘制度,作到每天定期洒水,防止浮尘产生。在干燥和刮风气象条件下,应增加洒水次数及洒水量。 ⑹ 加强运输管理,散装货车不得超高超载,以免车辆颠簸洒出;坚持文明装卸,避免袋装水泥散包;运输车辆卸完货后应清洗车厢;工作车辆及运输车辆在离开施工区时冲洗轮胎,检查装车质量。 ⑺ 散状物料运输应采取罐装或加盖苫布;散状物料运输车应尽量避开居民稠密区;运输建筑材料的车辆应在交通部门指定地线路上通行。 ⑻ 天气预报4 级风以上天气应停止产生扬尘的施工作业。 ⑼ 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施工工地不准焚烧垃圾;不能及时清运的垃圾应当在施工工地内设置临时堆放场,临时堆放场应当采取围挡、遮盖等防尘措施。 ⑽ 工地建筑结构施工架外侧设置有效抑尘的防尘网或防尘布。 ⑾ 加强对各种机械设备、车辆的维修保养,禁止以柴油为燃料的施工机械超负荷工作,减少烟气和颗粒物排放。 ⑿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坚持文明施工、科学施工、减少施工期的大气污染。 ㈡ 噪声 建筑施工噪声不仅干扰附近人群的正常生活和休息,而且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慢性危害,因此施工单位应精心组织建筑施工过程,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科学防治噪声污染,把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⑴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夜间施工; ⑵ 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先进的施工技术。例如,采用钢筋夹断机代替切割机可降低设备噪声10 dB以上;振动打桩机的声级可达100dB以上,而静力压桩机可达70 dB以下。 ⑶ 隔声降噪。对各施工环节噪声较为突出、位置相对固定,而且又难以对声源进行降噪的设备装置,应尽量设置操作间进行封闭隔声;对位置不能固定的设备应采取临时的单面、多面声障进行隔声。例如:对挖掘机可采用活动屏障隔声;浇砼振捣时,可在朝向敏感区的方向上设置活动屏障;在装修阶段把木工工作安排在工棚内加工;在建筑内工作时应先做好门窗,再进行其他装修工作。 隔声设施包括砖混临建房、组装式隔声间、隔声屏障以及隔声软帘等,在隔声的同时还应在隔声屏朝向设备一侧贴附吸声材料提高隔声效果。 ⑷ 消声降噪。对产生空气动力性噪声的施工机械如空压机等中高频噪声源,采用在设备排气管道上安装消音器的方法能够降低噪声10~30 dB。 ⑸ 建设单位应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和现场管理,文明施工,自觉减少人为噪声。对动力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养护,避免设备因松动部件的振动或消声器的损坏而增加其工作时的声级,闲置不用的设备立即关闭;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使用;运输车辆进入现场应当减速行驶,避免鸣笛。 ⑹ 建筑施工在露天作业,流动性和间歇性较强,对各环节的噪声治理具有一定的难度,施工单位应针对不同时段和不同声源采取相应的科学实用、经济合理的治理措施,并加强现场管理,以减轻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 ㈢ 水污染物 ⑴ 施工废水主要是含有悬浮物的废水,可以建立一个临时沉淀池,沉淀后废水用于喷洒抑尘;对于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现场修建旱厕进行处理。 ⑵ 施工机械要严格检查,防止油料泄漏,同时严禁将残油污水、废油随意倾倒,防止被雨水冲刷进入地下水。 ⑶ 在施工队伍应设兼职的施工用水管理员,负责供水管线和阀门的管理,防止滥用水和长流水,防止生活污水随处乱排。施工期生活污水,经排水管网排入辽阳市宏伟区污水处理厂处理。 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废水对评价区域水环境影响不大。 ㈣ 固体废物 ⑴ 对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土、废石应平衡利用,尽量少取土、少弃土,表层土可妥善堆积在施工场地内的空地上,用于场地平整。 ⑵ 建筑垃圾中的废钢筋、金属材料等应回收利用;废砂石等要及时清运,防止因长期堆存而产生扬尘等污染,优先用于回填处理,不能利用的运往生活垃圾处置场进行无害化处置。 ⑶ 施工场地应修建临时防渗旱厕和垃圾堆放点,对施工人员的粪便每半个月清理、消毒一次;施工单位应及时与环卫部门联系,对生活垃圾进行收集、清运,送至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 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期间固废物对环境影响不大。 ㈤ 公众提出意见的方式 评价单位:北京中咨华宇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010-87162828-751 建设单位:辽河油田公司高升采油厂 联系方式:158417090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