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生物质燃气清洁公交系统
(澄迈沼气工厂)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编制单位:北京嘉和绿洲环保技术投资有限公司
(国环评证甲字第1051号)
2010年7月
第1章 总 论
1.1 评价目的(略)
1.2 编制依据(略)
1.3 评价标准
1.3.1 环境质量标准
1、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3类标准。
2、环境空气执行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
3、本项目所在地的功能水体为美仑河,其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I类标准。
1.3.2 污染物排放标准
1、施工噪声:执行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营运期: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
2、废水
建设期工人施工产生生活污水,经旱厕收集后用作农田肥料。营运期生产废水经过沉淀后回用,不外排;生活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接入市政管网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中的一级B标准后排入美仑河。
3、废气
施工期废气执行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标准。
营运期废气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中的表1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及表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甲烷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4中的有关规定,锅炉废气执行《锅炉污染物大气排放标准》(13271-2001)。
1.4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主要专题评价等级表
评价专题 评价等级
生态环境 三级
声环境 三级
地表水 三级
环境空气 三级
风险评价 二级
1.5 评价时段、评价因子及评价范围
评价范围一览表
序号 环境要素 评价范围
1 地表水 废水排放口上游500m至下游1000m的水域
2 环境空气 项目周边东、西、南、北边长各为5km的区域
3 声环境 为厂界外200m
4 环境风险 大气环境影响离源点不低于3公里
1.6控制污染和保护环境目标
1.6.1控制污染目标
(1)控制工艺废气及其污染物排放量,保证净化设施的正常运行,使各污染源的废气排放分别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锅炉污染物大气排放标准》(13271-200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要求,确保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要求。
(2)对高噪声设备采取经济、合理、有效的控制措施,保证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要求,周围环境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3类标准。
(3)按排放总量指标要求,控制全厂的废水及其污染物排放量,保护美仑河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I类标准。
(4)妥善处置和综合利用固体废物,避免固体废物流失造成二次污染。
1.6.2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表
环境保护对象 方位 距离(km) 规模 影响因素
潭池村 ESE 2.51 143户587人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二类
谭颜村 ENE 1.78 62户259人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二类
美儒村 ESE 2.68 128户496人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二类
夏社村 ESS 2.73 22户98人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二类
好用村 ES 2.4 27户108人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二类
昌盛村 ENE 1.45 136户525人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二类
玉楼村 ENE 1.79 178户729人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二类
美且村 E 2.91 63户267人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二类
美朗村 WNN 2.66 39户 155人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二类
音臣村 N 2.10 166户 665人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二类
玉堂村 N 1.98 104 户416人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二类
文莲镇 N 1.76 63 户250人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二类
鲁邱村 N 1.32 107户428人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二类
美伦河 地表水环境质量III类
1.7 评价内容与重点(略)
1.8 评价技术路线(略)
第2章 工程概况
2.1建设项目名称、性质和地点
项目名称:海南省海口市生物质燃气清洁公交系统(澄迈沼气工厂)项目
建设项目性质:新建
建设项目地点:本项目位于海南省澄迈县老城经济开发区
2.2建设规模及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10974.35万元人民币。
项目建设规模:规划占地面积30亩,约2万m2;年处理海南省澄迈县及其周边市县有机废弃物18万吨,年产3.2万Nm3沼气和有机肥,并利用2.9万Nm3沼气净化为1.98万Nm3车用沼气(也称为“压缩甲烷”、“人造天然气”,甲烷含量97%,热值34.3MJ/ Nm3)。
2.3建设内容及项目组成(略)
2.4总图布置(略)
2.5劳动定员和工作制度
劳动定员:员工20人,其中行政办公10人。
工作制度:行政人员工作时间每年300天,每天8小时;其他人员三班制,每年365天,每班8小时。
2.6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本项目的建设期为12个月。
第3章 工程分析
3.1主要原辅材料情况
本项目所需原料主要包括养猪场粪便、市政污水处理厂的脱水污泥、生活有机垃圾、餐厨垃圾、香蕉秆、水果加工废物等,需求量为492.1 t/d。
3.2生产工艺设备(略)
3.3公用工程及能耗
公用工程及能耗
序号 能源 数量 备注
1 新鲜水 1330吨/年 生活用水
2 供电 13440kw 市政供电
3 供热(蒸汽) 1t/h 锅炉供热
4 柴油 20吨/次 锅炉启用时使用
雨水 14m3/d 生产使用
3.4工艺流程及产污分析(略)
3.5主要物料平衡及水平衡分析(略)
3.6污染源强分析
3.6.1施工期源强分析(略)
3.6.2营运期源强分析
3.6.2.1废水
(1)员工日常办公产生的生活废水1130.5m3/a,主要污染物为CODcr350mg/L、BOD5250mg/L、SS200mg/L、动植物油150mg/L、氨氮150mg/L等;
(2)脱水机房产生的沼液280.1m3/d。
3.6.2.2废气
(1)本项目建设后锅炉每天使用一个小时,沼气燃烧产生含烟尘、NO2和SO2的废气10700Nm3/h,SO2浓度5.71mg/m3,NO2浓度为4.10mg/m3,烟尘浓度9.0mg/m3;
(2)应急备用沼气火炬燃烧产生的含SO2的废气1000m3/h,SO2排放速率为0.572kg/h,NO2排放速率为0.41kg/h,烟尘浓度0.240kg/h;
(3)生物除臭系统产生的含H2S及NH3的无组织排放气体20000m3/h,H2S和NH3的浓度分别为0.6mg/m3、0.3mg/m3。
3.6.2.3固体废物
(1)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经格栅去除的塑料袋、纤维、漂浮物等固体废物7.4t/d;
(2)脱水机房产生的含水率25%泥饼沼渣168t/d;
(3)员工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3.65t/a;
(4)CApure工艺中活性炭床每年更换一至两次产生的废弃活性炭6.6t/a。
3.6.2.4噪声
(1)生产设备运行时如冷却塔、离心脱水机、管道破碎机、泵、空压机、搅拌器、螺旋输送机、鼓风机、制浆机、格栅等设备产生的噪声;
(2)汽车运输时产生的运输噪声。
3.6.3污染物排放“三本帐”
本项目污染物排放三本帐见表3-8。
表3-8 污染物排放三本账
类别 污染物名称 产生量(t/a) 治理削减量(t/a) 排放量(t/a)
废气 H2S 5.36 5.25 0.11
NH3 2.63 2.58 0.05
SO2 2.23×10-2 0 2.23×10-2
NO2 1.6×10-2 0 1.6×10-2
烟尘 9.37×10-3 0 9.37×10-3
废水
CODcr 0.4 0.38 0.02
BOD5 0.28 0.275 0.005
SS 0.23 0.21 0.02
氨氮 0.17 0.169 0.001
动植物油 0.17 0.16995 0.00005
固废 生活垃圾 3.65 3.65 0
一般固废 2.701 2.701 0
废弃的活性炭 6.6 6.6 0
第4章 项目周围地区环境概况(略)
第5章 环境影响分析(略)
第6章 清洁生产分析(略)
第7章 环境风险评价(略)
第8章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8.1大气环境污染防治对策措施论证
(1)本项目在各个车间及密闭装置中会产生含H2S、氨等有刺激性气味的废气20000m3/h,H2S及氨的浓度分别为30mg/m3、15mg/m3,其污染物产生量分别为5.26t/a、2.63 t/a;臭气经抽气装置抽至生物除臭系统处理后,H2S及氨的浓度分别为0.6mg/m3、0.3mg/m3,则污染物排放量为0.11t/a、0.05t/a。据同类工艺结果分析,生物除臭技术除臭效率达98%,本项目经生物除臭处理后排放不会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
(2)本项目锅炉是利用产生的粗沼气作为燃料,燃料中硫及其他污染物含量较低,硫化氢含量为57mg/m3,因此锅炉烟气未设置净化装置,排放的烟气可达到《锅炉污染物大气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各项指标要求。
8.2噪声防治措施
主要水泵采用潜污泵,噪声源在水下使噪声大大降低;结合绿化,在噪声大的设施周围设绿色屏障,高大树木是很好的消声设施;起到对设备噪声源设置消声器消声等。由于本项目1km范围内无居民,合理布局,将噪声较大的设备远离有影响的区域,则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此外建议建设单位在夜间尽量不要运输产品,以免对运输路线附近的居民产生噪声影响。
8.3水污染防治对策措施论证
本项目员工日常办公会产生1130.5m3/a的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浓度为CODcr350mg/L、BOD5250mg/L、SS200mg/L、动植物油150mg/L、氨氮150mg/L等,该生活污水经市政管网汇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888.1m3/d沼液,其中608m3/d沼液作为稀释液回流,280.1m3/d沼液作为农作物液肥外卖。
8.4固废防治措施
8.4.1沼渣防治措施分析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168t/d沼液,作为农作物肥料外卖。
8.4.2生活垃圾防治措施分析
本项目员工在日常办公产生生活垃圾,按每人每天产生0.5kg计,约3.65t/a。生活垃圾由市政部门统一收集后处理。
8.4.3沉淀分离一般固废分析
本项目在沉淀分离工序经格栅分离出来石头、铁钉、塑料、纤维等固体废物7.4t/d,属一般固体废物,统一收集后交由市政环卫部门处理。
8.4.4废弃的活性炭
废弃的活性炭6.6t/a交由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资质的单位处理。
8.5卫生防护措施分析
卫生防护距离为厂界外13米。
8.6环保设施投资估算
第9章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略)
第10章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略)
第11章 公众参与(略)
第12章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
12.1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2.1.1选址合理性
本项目选址在海南省澄迈县老城开发区,西南相邻为颜春岭安乐园公墓,东邻橡胶加工厂,西面为香蕉林,东面为未开发建设用地。项目1km范围内无居民。从环保角度分析,项目位于开发区,在采取环保措施预防和治理后不会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因此项目的选址是合理的。
12.1.2产业政策分析
澄迈沼气工厂项目属于“国务院国发[2005]40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的鼓励类中的“农林业——农村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开发工程(沼气工程、生态家园等及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有机肥料产业化技术开发及应用)”、“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城镇垃圾及其他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工程”,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客观要求,符合国家、地方行业产业政策要求,符合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需要,符合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规划的需要;项目建设目标明确,投资规模适宜,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可行;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项目十分可行。
12.1.3环境质量现状
评价范围内各测点的TSP、NO2和SO2的日平均浓度值,除SO2未检出外,其他因子的日平均浓度均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的要求,表明评价区域内的环境空气质量良好。
评价范围内的水体除美仑河西支的粪大肠杆菌和美仑河东支的CODr、BOD5超标之外,其他水质各项指标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水质要求。
评价区域内的声环境质量昼夜等效A声级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标明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良好。
12.1.4清洁生产
本项目工艺及设备均属国际先进水平,符合清洁生产要求。
12.1.5环境风险评价
本项目的产品甲烷在生产、贮运过程中造成的事故均会对周围环境和人群健康带来严重污染和危害。因此,必须落实环评报告中的防范措施。
12.1.6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12.1.6.1施工期
(1)扬尘
扬尘污染主要产生于施工和汽车运输中,应采取的措施是加强施工管理,提倡文明施工,如施工时减少粉状物料的露天堆放量和时间,余土做到合理堆放,物料运输不堆尖、不满出车厢,车厢加盖,中速平稳行驶,防止沿途散失和尘土飞扬等。
(2)噪声
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设备和汽车运输,其控制应从规范施工秩序着手,对产生高噪声设备(如搅拌机、打桩机)尽量安排在白天使用,深夜(22:00-6:00)不使用噪声设备。汽车晚间运输尽量用灯光示警,禁鸣喇叭。此外,对产生噪声的施工设备加强维护和维修工作,亦对噪声有良好作用。
(3) 废水
应尽量减少物料流失、撒落和溢流,以减少施工废水中污染物的产生量,在施工现场建造临时性沉淀池,进行相应处理后有组织排放,生活污水要通过水沟排入下水道,避免到处溢流。
(4) 固体废弃物
对建筑垃圾,可回收利用的应尽量回收。不能回收的应及时清运,防止因长期堆放产生扬尘等污染。生活垃圾应定点堆放,定期清运至填埋场,严禁乱堆乱扔。
(5)水土流失
建设期的水土流失主要产生在土地平整及土方挖运施工中,加强施工道路的路面建设,创造施工场地良好的排水条件,减少雨水冲刷和停留时间,从而达到减少水土流失的目的。
12.1.6.2营运期
(1)噪声
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管道粉碎机、冷却塔、离心脱水机等设备运行时产生75-105dB(A)的噪声,其噪声防治措施主要有:主要水泵采用潜污泵,噪声源在水下使噪声大大降低;结合绿化,在噪声大的设施周围设绿色屏障,高大树木是很好的消声设施;起到对设备噪声源设置消声器消声等。由于本项目1km范围内无居民,合理布局,将噪声较大的设备远离有影响的区域,则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此外建议建设单位在夜间尽量不要运输产品,以免对运输路线附近的居民产生噪声影响。
(2) 废水
本项目员工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1130.5m3/a,主要污染物浓度为CODcr350mg/L、BOD5250mg/L、SS200mg/L、动植物油150 mg/L、氨氮150 mg/L等,经预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产生的沼液280.1m3/d,作为液肥外卖。
(3)废气
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含H2S的刺激性气体20000m3/h臭气,经生物除臭后厂界浓度达《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后无组织排放,臭气卫生防护距离为13米;由于锅炉燃烧沼气产生的含SO2的废气经处理后达《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后经15米排气筒高空排放。
(4) 固体废弃物
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含石头、铁钉、塑料及纤维的分离杂质7.4t/d,产生6.6t/a的废弃活性炭,产生3.65t/a的生活垃圾。产生168t/d的沼渣作为肥料外卖。分离杂质及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废弃的活性炭交由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资质的单位处理。
12.1.7公众参与
91.9%的调查对象对本项目持有条件或无条件支持。由此可见,大部分公众对本项目及本项目所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有所了解,并给予大力支持。
12.1.8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本项目的建设是规模化车用沼气工程建设的有益探索,既能节约投资,还能高效的处理各种类型的废弃物,改善区域环境、卫生条件,优化生活用能结构,是将来的发展趋势,为后续类似项目的建立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海南省具有得天独厚的生物质资源优势,该项目是海南省第一个清洁公交沼气项目,它的成功实施必将带动全省清洁公交系统生物质燃气的快速发展。结合我国目前的现状,本项目的实施将对我国车用沼气项目区域化建设和标准化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项目建设目标明确,投资规模适宜,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可行;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项目十分可行。
12.2建议(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