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湛江市天然气高压管网一期工程
建设单位:湛江新奥燃气高压管网有限公司
建设地址:项目分布在湛江市遂溪县和麻章区。起点湛江分输站坐标21°25'36"N,110°17'40"E,终点城北门站坐标21°17'16"N,110°15'38"E。管道起点为湛江分输站,管道出站后向东南方向敷设。穿越G207国道后从竹山村和唐村之间通过,在大窝村折转向南与输油管道并行敷设,至到城北门站。沿线经过乌塘、冷水村深沟湾、新兴、水粉村等行政村。沿途穿越G207国道、遂溪河、G15沈海高速、茂湛高铁、雷州青年运河分支、黎湛铁路、S75省道以及部分村中水泥路等。
建设内容与规模:湛江市天然气高压管网一期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新建1座门站(城北门站),占地面积6320平方米;新增铺设高压管线22km,管径D508×8.0mm,设计压力4MPa,管线占地约面积约14667平方米,管线配套建设截断阀室2座,占地面积各200平方米;项目总占地面积约21387平方米。本项目远期设计供气规模为30×104Nm3/a,建设项目总投资20000万元。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1、施工期:
施工期污染包括门站、截断阀室和管线施工过程中的设备和运输车辆噪声、工地扬尘、工地污水、余泥渣土、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等。
2、营运期
营运期主要污染因素包括门站、截断阀室等产生的废气,包括设备检修或工艺设备超压时放散天然气、加热设备燃气燃烧尾气、备用发电机废气等;门站、截断阀室设备噪声;门站工作组人员日常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以及清管作业及过滤器滤芯更换排出的少量废渣。
三、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1、施工期污染因素采取以下治理措施
严格控制夜间施工,必须进行夜间施工时应避免进行大噪声施工;工地定时洒水降尘,管线建设分段施工减少开挖面,开挖面尽快压实,散体物料进行适当遮盖,工地边缘设置档板或隔离墙体,运输车驶出工地时进行车体和轮胎清洁,定时对运输道路进行清扫;余泥、建筑垃圾等运至指定的受纳地点弃土;工地污水经沉淀处理后尽量回用,不外排。
2、营运期污染因素采取以下治理措施
项目污水水量较小,经污水处理设备处理达标后用于站内绿化;天然气放散由放散塔排放,燃气真空热水机组由内置烟道引至调压站辅助用房楼顶排放,发电机尾气引至楼顶排放,项目废气不会对周边大气环境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各站场配套设备如备用发电机等将采取隔声、消声、吸声、防振等措施,设备产生的噪声经治理后不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过滤或清管废渣交相应资质单位处置,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进行集中处理。
四、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要点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和广东省产业政策、选址符合湛江市相关规划要求。经模式预测、分析,项目实施带来的各类污染因素经落实相应的环保治理措施后,对周围环境空气、声环境、地表水、地下水及生态环境影响均较小。评价认为,在全面落实本环境影响报告书所提出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的前提下,从环保角度分析,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五、项目公众参与工作方案
1、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
项目影响范围内所有公众,包括受建设项目影响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个体,以及关注本项目建设的其他公众。
2、公众参与主要内容
(1)您是否知道/了解在该项目的建设;
(2)在了解项目概况后,对项目可能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影响的意见;
(3)在保证采取合理环保措施的前提下,您是否支持该项目建设;
(4)您对该项目的建设在环保方面有何建议和要求。
3、公众参与的方式
公众可在公示期内,通过信函、电话、传真、电子邮件或者其它便利的方式向项目建设单位或项目环评单位索要报告简本,并向项目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反映有关项目环保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环评单位将在本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记录、汇总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公众的宝贵意见、建议向工程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有关部门反映。
为使您的宝贵意见能得到及时的处理和反馈,请公众在发表意见的同时尽量提供详尽的联系方式。
4、公示时间
本次征求意见时间为自公示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即2016年6月12日至2016年6月23日。
六、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的联系方式
1、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湛江新奥燃气高压管网有限公司
联系人及电话:杨先生0759-2313202
地址:湛江开发区人民大道中33号湛科大厦4楼
2、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环评机构:广州市怡地环保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东风中路268号1808室,邮编:510030
联系方法:020-83510572,传真:020-83510365,联系人:刘工
湛江新奥燃气高压管网有限公司
2016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