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市木棠工业园建设项目——经三路北段市政工程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 1. 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儋州市木棠工业园建设项目——经三路北段市政工程项目 建设单位:儋州市城市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项目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儋州市木棠工业园区 总投资:3584.98万元 本项目为新建经三路北段市政道路,北起木北四路,南至振兴大道,全长1049.789m,设计车速为40km/h,道路红线宽为35m。建设用地红线面积为40224m2。建设内容主要为道路工程、雨水工程、污水工程、照明工程、电力以及道路景观绿化等。 2.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本项目项目属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本)中的鼓励类项目:“第二十二条4.城市道路及智能交通体系建设。”因此,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3 环境现状
3.1 生态环境
项目周边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小,周围主要为荒草地,以低矮的草本植物为主,区域内无大型的保护动物,只有少量昆虫类和鼠类等小型动物,区域内水土无明显侵蚀。 3.2 环境空气 本项目所在区域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及可吸入颗粒物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级标准,拟建道路沿线地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 3.3 声环境 由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的结果可知,杨家村、春坡村和小曾村监测数据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即昼间≤60dB,夜间≤50 dB。根据现场踏勘情况看,总体而言,拟建项目沿线的声环境质量良好。 4 施工期环境影响
4.1 生态环境影响
项目建设对植被影响主要表现在:路基占用土地、临时用地等使公路占地范围内的植被遭受砍伐、铲除、掩埋等一系列人为干扰破坏,使占地范围内的植被全部消失,造成评价区内各类植被面积减少,生物量及生态价值降低,植物资源损失,组成植被和群落的植物种群数量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等。本项目建设将导致评价区内各植被类型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但整体而言,它对植被的影响有限,项目建设不会造成任何一种植被类型在评价区内消失,对生物多样性现状的影响不大。由于评价区内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稀少,道路项目施工活动对仅存的野生动物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4.2 环境空气影响 道路施工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粉尘污染物、动力机械排出的尾气污染物,其中粉尘污染物对周围环境影响较突出。将对沿线环境空气质量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只是短期影响。采用经常洒水等防护措施,运输筑路材料的车辆加盖棚布,料场远离居民点并掩盖等措施,可有效控制其不利影响。 4.3 声环境影响 虽然施工期噪声影响是短期行为,但由于项目施工期间噪声源强较大,夜间噪声影响较为突出,且项目施工现场两侧无居民居住,施工期噪声对周边影响较小。 施工机械噪声的声级值一般在82~90dB(A)之间,由于拟建道路沿线200m范围内有杨家村、春坡村和小曾村等,车辆渣土运输噪声对道路沿线居民点的影响较大。因此,施工期对道路沿线环境敏感目标的路段内禁止在22:00~06:00时段内运输材料。此外,还应加强对对各声源设备加强管理,采取合理布局,高噪声设备不能同时施工,在产噪设备附近设置移动式隔声屏,此外强噪声设备应避免在居民住户休息时段操作。强化管理,夜间不使用噪声源强大于90 dB(A)的设备,使施工厂界噪声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要求,将不利影响降至最低。 4.4 地表水环境影响 项目施工废水主要包括两部分,混凝土养护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及施工人员生活废水。混凝土养护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具有悬浮物浓度高、水量小、间歇集中排放等特点,虽然水量不大,但若随意排入周围水体会对水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施工废水经治理后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施工结束后即消失。 5 营运期环境影响
5.1 声环境影响 项目200m范围内敏感点在道路运营期的近期、中期、远期范围内昼间、夜间噪声均能达标。 5.2 环境空气影响 本工程营运期对环境空气的污染主要是汽车尾气和扬尘。汽车尾气产生的环境空气污染物主要有CO、NOx和HC等。道路建成后在道路两侧设置一定宽度的绿化带后,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汽车尾气排出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且本项目沿线目前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很好,大气环境容量较大。产生的汽车尾气能较快在大气中扩散,总体而言,营运期汽车尾气对项目区域及周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不大。 5.3 生态环境影响 在营运期,随着各类水土保持措施的完成和投入使用,水土流失将得到有效控制。对沿线各路段,临时用地的复耕为种草植林,进一步的绿化工程,美化景观。同时,道路选线和建筑方式都注意了尽可能与通过区域的生态系统协调和相对的稳定性,没有造成城市格局变化和生态功能区的分隔。项目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小。 6. 环保对策措施和建议 通过评价,环评提出了进一步降低不利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通过采取这些对策措施,环评认为,项目建设产生的不利环境影响可以得到减缓,生态破坏能得到有效控制和恢复。 7 .公众参与 被收回的调查表中100%赞成本工程,无人反对本工程,绝大部分认为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周边社会经济和文教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改善沿线居民及村民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大部分调查者认为项目营运其主要会受到大气环境及噪声的影响。多数公众对修建市政道路所需征地持支持理解态度,只是希望能按国家政策办理,得到合理补偿;对道路运营期的影响,公众希望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希望措施能得到有效落实,使纵三路建设与沿线环境保护和群众利益相协调。 8. 环境保护管理计划与环境监测计划 成立道路环境保护管理机构,专门负责环境保护管理计划和监测计划的实施。 9 .经济损益结论 本拟建道路建设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对环境而言,有利有弊,本项目的环境效益远远大于环境损失,故从环保角度来看项目是可行的,环保投资具有成效。 10. 总结论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当地城市总体规划、符合沿线城镇规划、符合相关环境保护规划。同时本工程在建设期和运营期会对周围环境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大气、声环境、水土流失等方面的影响可以通过落实本环评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和建议得到削减,其对环境影响是可以接受的,从环保的角度来看,项目是可行的。 11、征询公众意的具体形式
公众可以以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提交书面意见,联系方式如下。
建设单位:儋州市城市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898-23882613 陈工 环评单位名称:海南寰亚生态环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5607582232 朱工 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特此公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