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江县人民医院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等相关规定,现将垫江县人民医院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信息予以公告。
1、建设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垫江县人民医院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建设项目
建设地点:垫江县桂溪镇保合片区
建设性质:扩建
项目类别:《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综合医院(Q8511)
建设规模:本项目占地面积92259.34m2,分A、B两个地块建设,A地块占地面积59558.74㎡,建设内容包括:内科综合楼、门急诊综合楼、科技综合楼、传染病楼、放疗/培训中心、液氧中心、锅炉房、公园绿地等;B地块占地面积32700.60㎡,建设内容包括:安置房、疗养院、学生宿舍等。项目建成后将新增床位1200张,门诊病人接待量增加15万人/年。
科室设置:主要设置内科、外科、五官科,妇科,皮肤科,中医科、理疗科,体检保健科等
科室变更:项目建成后将医院本部现有内科、外科科室全部迁至本项目,本部现有内科、外科诊室及病房用途另作安排,新增医护人员60人,从本部调剂医护人员400人,管理及后勤人员100人。
投资规模:58000万元
建设进度:2016年10月~2019年10月
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本项目每天工作24小时,年工作时间365天。
公用工程:供水、排水、供电、供气、弱电、空调、消防系统。
辅助工程:停车场、食堂、消毒系统、供氧中心、洗衣中心。
环保工程:A地块医院污水经废水排放系统收集至医疗废水处理站内。项目拟建处理能力600m3/d的医疗废水处理站,污水处理采用一级强化加二氧化氯消毒,B地块产生的废水分别排入3个化粪池处理。
2、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2.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间加强施工机械的保养维修,提高机械的正常使用率,对产生的扬尘及时洒水抑尘,减轻对近地面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为有效控制施工期粉尘污染,建设方应按照评价提出的治理措施实施,并满足相关要求。
施工废水经沉淀后回用或者用于防尘;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利用就近利用周边已有的生活设施处理,对水环境基本无影响。
施工期噪声:施工设备的噪声问题是拟建工程施工期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建设方施工阶段仍应按《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要求,禁止高噪声设备夜间作业,避免出现扰民问题。须夜间施工时,需向环保局申报,经批准同意后方可施工,并设施工公告牌,接受市民监督,以求谅解。
施工期间建筑垃圾和弃方运往指定的渣场处置;生活垃圾集中收集交环卫部门运往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
采取环保措施后,施工期对外环境的影响较小,环境可以接受。
2.2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1)废气
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气主要为备用柴油发电机运行废气、医疗废水处理站臭气等。
柴油发电机运行废气经排烟风机通过专用排烟道引至医院楼顶排放,对环境影响不大。同时可选用轻质柴油,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医疗废水处理站产生的臭气收集气体经消毒、活性碳吸附除臭除味处理后再引至就近的楼顶排放。
生活垃圾收集点通过定期消毒、及时清运等措施,对区域环境影响不明显。
医疗垃圾暂存间废气经收集消毒除臭后引至屋顶排放,对外环境影响很小。
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处理达标后引至屋顶排放,对外环境影响小。
锅炉燃烧废气通过专用烟道引至地面排放,对外环境影响小。
(2)废水
地表水:A地块医院污水经废水排放系统收集至医疗废水处理站内。项目拟建处理能力600m3/d的医疗废水处理站,污水处理采用一级强化加二氧化氯消毒,医院废水经医疗废水处理站处理后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表2的预处理标准后,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排入垫江县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后排入桂溪河。
B地块室内外排水同样采用雨污分流。B地块产生的废水分别排入3个化粪池处理。其中,1#化粪池负责处理安置房(1#、2#、3#楼)及其商业产生的生活废水,处理能力为350m3/d;2#化粪池负责处理学生宿舍(4#、5#楼)及其商业产生的生活废水,处理能力为140m3/d,其中5#楼内食堂产生的餐饮废水经隔油处理后排入2#化粪池;3#化粪池负责处理疗养院产生的生活废水,处理能力为200m3/d,其中6#楼内食堂产生的餐饮废水经隔油处理后排入3#化粪池。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较简单,技术成熟可靠,出水水质稳定,易于操作管理,运行费用低,有大量成功运行的工程实例。因此,项目产生的废水对地表水环境影响甚微,环境可以接受,污染防治措施可行。
地下水:医疗废水处理站所用水池均用水泥硬化,四周壁用砖砌再用水泥硬化防渗,全池涂环氧树脂防腐防渗。垃圾收集点地面采取粘土铺底,再在上层铺10~15cm的水泥进行硬化。采取以上措施后,可有效控制区内的废水污染物下渗现象,避免污染地下水。
(3)噪声
项目主要噪声源为设备运行噪声、汽车泊位噪声和诊疗噪声。
水泵、柴油发电机等高噪声设备等均位于地下室,通过选择低噪设备,采取消声、减震,墙体等的屏蔽等措施,其对外环境影响很小。进出车辆作禁鸣、限速要求,控制音响播放音量,从声源上控制噪声强度,对外环境的影响很小,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医院生活噪声在建筑物内部产生,通过隔声玻璃、距离衰减等,对周围敏感点的影响很小。
经认真执行上述污染防治措施,项目运行期间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小,满足相关标准要求,污染防治措施可行。
(4)固体废物
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医疗废物、医疗废水处理站污泥、少量的废活性碳等,以及特殊废液。
生活垃圾实行分类袋装,由环卫部门每天专人收集,运往指定的生活垃圾处理场处理,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影响。
餐厨垃圾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经运污梯运送到医疗废物暂存间,48h内由有资质的单位运输、处置,不会对周围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医疗废水处理站污泥应定期清掏,经消毒脱水后运往涪陵固体废物处理中心处理。活性炭更换周期为每季度一次,更换下来的废活性碳视为危险废物处理。
污泥通过生石灰消毒后交有资质单位处理。
建设项目固废均得到妥善处理处置,对环境影响很小,污染防治措施可行。
(5)环境风险
项目营运期环境风险为各类公辅设施涉及的有毒有害物质、助燃物质(如医疗废水处理站消毒剂二氧化氯、汇流排氧气)存储、使用过程中的环境风险。
拟建项目应加强管理,搞好劳动保护,落实设备、管件的维修管理工作,采取积极的风险防范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本次评价认为,只要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该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并形成制度。在事故发生时依照应急预案即时做出相应的处理,拟建项目造成的风险是可控制的。
3 、外环境对本项目的影响根据预测可知在桂东大道和拟建北新街远期达到饱和流量后,交通噪声对本项目会有一定影响,部分区域会出现超标。从医院和病房的特殊要求出发,建议建设单位对建筑物边界窗户设置能通风道的中空玻璃隔声窗等,可减少交通噪声对室内的影响。
4、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要点本评价认为,“垫江县人民医院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建设项目”项目符合国家及垫江县相关产业政策要求,项目选址符合地区规划要求,且选址已通过规划局批准。項目的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各项污染防治措施技术经济可行,在做好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前提条件下,项目实施对当地的环境质量及生态环境现状影响较小。在落实本环评提出的各项污染治理措施后,从环境保护角度而言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5、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的方式和期限,以及公众认为必要时向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索取补充信息的方式和期限公众查阅环评简本的期限:自项目第二次公示首日起,不少于十个工作日
公众查阅环评简本、全文本的方式:通过环评单位、建设单位均可查阅。
建设单位和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垫江县人民医院
联系人:徐工
联系电话:85653477
地址:重庆市垫江县桂溪镇北外街89号
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及联系方式
评价机构:重庆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联系人:高工 联系电话:023-67093774
电子邮箱:sheepgao@foxmail.com
地址:重庆市江北区红石路8号
6、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范围:可能受到项目影响的所有公众以及对项目建设或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有宝贵意见的所有公众。
主要事项:请公众对报告书中的工程分析、环境现状、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结论的可靠性和可行性提出意见;特别是报告书中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的合理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若公众对项目还有其它更好的建设性建议恳请及时提出,我们将积极采纳并衷表谢意。
7、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采取在网站发布环境信息方式、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等方式,让公众充分了解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内容,同时还将采取现场走访、询问的方式与公众进行广泛的交流。
8、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本次公示起止时间为2016年7月1日~2016年7月14日。
重庆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6年7月1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