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介绍
本项目位于大庄科乡,大庄科乡位于延庆区城东南部深山区,距县城 40公里,东南与怀柔区黄花城镇为邻,南与昌平区长陵镇接壤,西、北与本区井庄、永宁镇毗毗邻,是联接怀柔区与昌平区的重要乡镇。辖区总面积 125.77平方公里,下辖 29个行政村,40个自然村。本项目工程建设计划从 2017年 2月至 2018年 4月,施工周期为 14个月,2018年 5月,组织项目的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项目河道治理安排在枯水期进行,不涉及施工导流。项目不设取土场、弃土场,施工人员租用项目周边村庄用房,用餐为外卖。项目采用环保免冲洗厕所,不设洗手等用水设施,无污水排放。项目所在地临近村镇、乡村,用电可就近接入。项目总投资为 7540.97万元,其中:工程费6467.6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为 714.27元,预备费为 359.09万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部令第33号)及北京市有关规定,项目类别为“170旅游开发:缆车、索道建设;海上娱乐及运动、景观开发工程(报告书)、其他(报告表),延庆区大庄科乡冰川绿谷沟域景观提升与配套设施建设工程(一期)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受建设单位委托,北京华夏博信环境咨询有限公司承担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2、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⑴声环境
由于项目个别施工地点距离居民较近,因此禁止项目夜间施工。限制在敏感点附近使用大型机械,尽可能避免大量噪声设备同时使用。避免在同一地点安排大量动力机械设备,在施工设备的选型上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尽量少用哨子、钟、笛等指挥作业。在距离噪声敏感点较近的施工点建立临时单面声屏障。
⑵大气环境
施工现场合理布局,对易扬尘物料加盖苫布,施工渣土必须覆盖或及时外运。施工车辆进入现场放慢车速,禁止车辆轮胎带泥上路。易散失筑路材料运输时应适当加湿,并加盖篷布,防止扬尘。工地周围设置符合标准的围挡,围挡与地面、围挡与围挡之间要密封。清出的底泥及时清运,减少扬尘和恶臭气体散发。
⑶水环境
生产废水应经沉淀池沉淀后与生活污水外运排入污水处理厂。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不会对周边河流造成影响。
项目施工人员约为300人,施工人员生活用水量按每人30L /d,排放量按用水量的80%计算,则施工工地每天排放的生活污水的数量为7.2m3/d,项目施工期为14个月,因此项目废水产生量为3024m3。
对于施工车辆和设备,必须严格管理,防止发生漏油等污染事故,特别是在基坑开挖阶段,要防止污染物滞留在基坑底部。施工单位应加强管理,物料堆放在离水体较远的地方,而且加以苫盖或堆放在棚中,及时清理弃土,生活垃圾放在垃圾收纳箱内,避免垃圾和物料冲刷对河流水质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执行,加强施工中的领导、管理、组织和协调,保护好环境。
⑷固废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施工生产废弃物和生活垃圾。
施工生产废弃物主要包括:渣土、碎石和河道清淤清理出的淤泥等。项目挖放量为18322.32立方米,填方量为9029.63立方米,弃方量为9292.69立方米。
生活垃圾主要为施工人员的日常生活垃圾,项目施工人员约300人,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的产生定额按0.5kg/d·人计,施工期为14个月,施工期生活垃圾约为63t。
项目不设取土场、弃土场,土方施工期的渣土、碎石应严格管理,每个工区工作面必须设立指定的渣土堆放点;施工期建筑垃圾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及时清理建筑垃圾,严禁随意丢弃和堆放。管道开挖产生的土方应及时回填,剩余土方和打井泥浆均采取回填于周边低洼地段的方式进行处置。施工期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不得随意堆放,均统一放在垃圾箱内,定期由环卫部门外运处理,日产日清。工程完工后对所有施工作业面和施工活动区的施工废弃物彻底清理处置,运至垃圾堆放点,并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采取上述处理措施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
⑸生态环境影响及水土流失分析
对于施工生产生活区等工程临时占地,应在工程完工后进行土地整治。在土方施工过程中,应将表层土壤开挖后单独放置,开挖下层土,回填时首先要回填下层土,最后再回填表层土。恢复植被的主要方法是进行绿化,因此本项目要做好项目周边绿化环境的工作,尽可能绿化项目周边一切边角的空地。施工时应严格控制施工作业范围,避免过多破坏地表人工草地。注意保护好施工场地附近的树木。建设单位应对所破坏的人工草地及时进行补种,以提高环境的自然净化能力,对交通破坏的绿地,应尽快恢复绿化,以保护周围良好的生态环境状况。在施工中应先做好挡护,再存放土方,施工现场要设截断槽、排水设挡或建造挡水墙,以防止雨水从暴露的土壤表面流出。对于施工临时堆土,必须按规定进行堆放,在土堆的两侧用铁质围挡进行防护,并在土堆表面用防尘网进行遮盖,以防止风蚀。尽量避开雨季和大风天进行土方开挖作业,减少水土流失。
河道施工过程会对水生生态产生影响。河道清淤工程可以增大所在流域的调蓄水量,改善河道的过水能力;对维持河流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彻底清除河流底泥中的污染物、有害物质和营养盐,提高河流环境容量。同时,清淤工程也为水生生态带来了不利影响。底泥疏浚时,机械的搅动会引起施工点附近河道底沙悬扬,且在转移污泥时,洒落在水中的泥沙也会造成局部水域浑浊,同时,搅动还会引起施工点附近河道底泥污染物的悬扬,释放出氨、氮和磷化物,使水质“肥化”,引起浮游物、藻类增生。底泥疏浚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河底天然防渗层的破坏,从而破坏了河流底部的物理结构。但本项目清淤长度不长,对水生生态不利影响范围有限,且项目实施前,所在河道水质已严重恶化,水生生态已基本被破坏殆尽。从长远来看,工程实施对所在流域水生生态环境的改善有正面作用,工程本身即可视为积极的生态补偿措施,其生态正效益远大于不利影响。施工过程中利用现有道路运输施工物料,尽量考虑与地方道路或乡村的机耕道相结合,做到不占良田耕地,绕避不良地质地段;同时做好土石方调配,减少弃土、取土,对填挖不平衡地段产生的弃土,回填于周边低洼地段。
水土保持是文明施工、保持生态平衡、为人民造福的要求所在。项目在施工中严格遵守国家和北京市有关水土保持的规定,依据“三同时”原则,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水土保持工作,确保将水土流失降到最低限度。尽量避开雨季和大风天进行土方开挖作业,减少水土流失。项目施工后期立即护坡及河岸两侧绿化,以起到稳固土壤。
综上,由于项目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是短期的,且受人为和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但在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并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生态减缓和恢复措施后,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期间对项目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减小水土流失。
3、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运营期大气污染主要为停车场汽车尾气,本项目停车场均为地上停车场,故汽车尾气对环境影响不大。
(2)、水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采用环保免冲洗厕所,不设洗手等用水设施,无污水排放。
(3)、声环境印象分析
运营期噪声主要为游客及管理人员生活噪声,对周边影响较小。
(4)、固废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游客及管理人员的生活垃圾。项目年接待游客6万人,按每人产生生活垃圾0.5kg计算,游客年产生生活垃圾30t;项目景区共有管理人员30人,按每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0.5kg计算,管理人员年产生生活垃圾5.475t。综上,项目年产生生活垃圾35.475t。生活垃圾由专人收集并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日产日清。项目环保厕所粪便定期清运至粪便消纳站。
(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对生态的不利影响及处理措施:由于本项目位于旅游地,游客素质参差不齐,游客的游玩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乱扔垃圾及践踏绿地等现象,项目运营过程中,应在游客密集或生态环境敏感的关键地带设置警示牌,宣传并提醒游客爱护环境、不要乱扔垃圾、不要践踏绿地。项目所设置的垃圾箱位置应人性化,多方面考虑环境敏感因素和游客心理因素,在合适的位置设置垃圾箱,使垃圾收集更方便更高效。
对生态的有利影响:项目建成后生态效益会得到显著发挥。本项目对流经大庄科镇的白龙潭及暖水面河道进行清理、种植水生植物,从而保障了河道水流通畅以及实现了景观功能,增强了人与水的亲和力。项目对部分景区采取了护坡绿化措施,该措施将有利于当地的水土保持。
4、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各社会各界如有对本项目环境影响环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可通过以下方式联系和反映。公众意见征求时间:2016年4月5日至2016年4月7日,共3个工作日。
5、联系方式
(1)建设单位:
名称:大庄科乡冰川绿谷沟域景观提升与配套设施建设工程(一期)
建设单位:北京市延庆区大庄科乡人民政府
联系人:孙工
联系电话:13911570006
(2)环评单位:
名称:北京华夏博信环境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人:刘工
联系电话:18611021531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创业中路36号留学人员创业园403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