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两江新区龙兴工业园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绕城高速龙兴下道口道路改造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第二次公示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文)的规定,对“重庆两江新区龙兴工业园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绕城高速龙兴下道口道路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信息进行第二次网上公示。 (一)项目名称及概要 1 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绕城高速龙兴下道口道路改造工程 2 项目概要 绕城高速龙兴下道口道路分为A、B两段,A段为收费站至交叉口段,全长约370m,原道路为双向2车道,路幅宽度16m,最大纵坡6.5%;B段为交叉口至两江大道段,全长约400m,原道路为双向4车道,路幅宽度26m,最大纵坡约1.5%。 本次改造内容主要包括A段路基拓宽、路面铺筑、B段路面铺筑以及道路附属的排水、照明、结构及交通工程,改造后的道路A段起点(桩号K0+127.516)接龙兴收费站,向北延伸至与B段相接,终点桩号为K0+495,A段全长367.484m,标准路幅宽度32m,双向6车道,设计车速40km/h,为城市主干道;B段起点与A段相接,向东延伸至现有两江大道与渝江路交叉口,终点桩号K0+400.861,B段全长400.861m,标准路幅宽度26m,双向4车道,设计车速40km/h,为城市次干路。 本工程全长768.345m,总占地面积约11333m2,工程总挖方14403m3(包含表土5759 m3),总填方37242 m3(包含表土5759 m3),借方22839 m3,借方来自龙兴工业园内周边道路,运距约1km。 本工程计划于2016年12月开工,2017年4月竣工,总工期5个月。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1 施工期 工程施工期工艺流程如下:定线、征地拆迁→清表、清淤、临时工程建设→路基施工(开挖土石、填方碾压、弃土石等)、机械作业、材料运输→沿线绿化、路面施工→交通工程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主要对沿线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环境空气、环境噪声和水环境等产生较大的影响。 1) 社会环境影响 工程施工过程中将会影响周边区域的交通系统,引发交通系统的重新组织,施工车辆增加了现状道路的交通量。 2) 生态环境 拟建工程不占用自然保护区、无珍稀动植物分布,工程建设对陆域生态的影响主要是因工程建设扰动破坏沿线植被等,工程建设中应按绿化美化设计要求,完成绿化美化工作,达到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降低交通噪声和美化环境等目的,定期进行绿化养护,加强周边植被管理,拟建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根据水土流失预测结果及分区防治原则,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水土流失防治工程措施和植物保护措施。随着工程的建成和防护工程、绿化工程的实施,工程影响区域内的水土流失影响将得到控制和减轻。 3) 大气环境 建设期各类燃油动力机械及汽车排出含CO、NOx废气。土石方开挖、出土装卸、汽车运输、建材堆放等产生扬尘,可使近地面空气中的粉尘浓度升高,达1.5mg/m3~30mg/m3,对环境空气产生局部的、短期的影响。 4) 噪声 施工期间使用的作业机械类型较多,有摊铺机、装载机、平地机、压路机、推土机、挖掘机等等。这些机械运行时在声源5m处的声级范围为76dB(A)~90dB(A)。因此,这些间歇性非稳态噪声源将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5) 废水 (1) 施工废水 砂石料冲洗过程产生废水,水质比较简单,主要污染物为SS,浓度在1500mg/L~2000mg/L;施工机械的修理、维护过程及作业过程中的跑、冒、滴、漏和露天施工机械被雨水等冲刷后产生一定量的含油污水,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和SS,石油类浓度为12mg/L,SS为300mg/L,以上生产废水经隔油、沉淀后循环使用。 桥梁下部结构施工的钻孔泥浆、围堰抽(溢)水等施工行为,会造成局部范围水体SS 和混浊度增加,5000mg/L -10000mg/L。桥梁施工在围堰内进行,施工影响会随着施工的结束而结束。 (2) 生活污水 施工生活污水产生量最大为3.2t/d,本工程现场不设置施工营地,施工营地依托工程周边商住房,因此,工程施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排入市政管网后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不外排。 6) 固体废物 本工程无弃方,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施工期期产生生活垃圾0.05t/d。 2 运营期 运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包括含CO、NOx等污染物的汽车尾气对道路沿线空气质量的影响以及交通噪声对沿线声环境敏感点的影响。 1) 大气环境 工程投入使用后,交通量将会逐年增加,运营期污染主要由行驶的车辆产生,汽车排出含CO、NOx的尾气,从而对公路沿线空气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2) 声环境 汽车行驶产生的交通噪声。 3) 水环境 工程运营期对附近水域产生的污染途径主要表现为路面径流,在汽车保养状况不良、发生故障、出现事故时,都可能泄漏汽油和机油污染路面,在遇降雨后,雨水经排泄口排入雨水系统,造成石油类、COD、SS污染。 4) 固体废物 工程沿线无收费站等辅助设施,无固体废物产生。 5) 社会环境 公路建成投入运营后,对公路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旅游业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呈正影响,如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有利促进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及质量的提高和对当地自然资源有效、合理利用等。 6) 生态环境 运营期间,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破坏得到逐步恢复,因此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基本得到控制。工程实施后,将对道路沿线和施工占地进行覆土绿化,增加植被面积,从而减少水土流失,逐步改善生态环境。 7) 环境风险 拟建道路为城市主干道路,位于工业园区内,存在危险物质泄漏风险。 (三)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 1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 环境空气减缓措施 施工期的环境空气污染主要是TSP和沥青烟。环保措施包括:施工现场定期洒水;运输建筑渣土、砂石和垃圾等易撒漏物质,使用密闭式汽车装载;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外购沥青。通过以上措施,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将得到有效控制。 2) 声环境减缓措施 工程施工噪声将对沿线声环境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昼间主要出现在距施工场地60m的范围内,夜间将出现在距施工场地250m的范围内。作为建设施工单位应合理地安排施工进度和时间,文明施工、环保施工。 3) 水环境保护措施 运输车辆冲洗将产生含SS废水,废水经沉淀后回用。 施工场地及机械冲洗产生的废水应通过设置的隔油、沉淀池处理后回用。本工程在主要填方区域设置临时排水管涵,以排除道路填方引起的某侧低洼区积水。临时排水在进入地表水体前,应通过沉砂池处理,确保临时排水不会将泥沙带入地表水体。桥基施工中的钻渣及时送至填方路段,以避免对水体造成影响。施工材料堆放地点应远离水体。 4) 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措施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施工现场不设置施工营地,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由所租住地区环卫部门集中收集后送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 5) 生态环境恢复措施 拟建工程不占用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对陆域生态的影响主要是因工程建设扰动破坏沿线草地、林地和灌木丛等,工程建设中应按绿化美化设计要求,完成绿化美化工作,达到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降低交通噪声和美化环境等目的,定期进行绿化养护,加强周边植被管理,拟建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根据水土流失预测结果及分区防治原则,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水土流失防治工程措施和植物保护措施。随着工程的建成和防护工程、绿化工程的实施,工程影响区域内的水土流失影响将得到控制和减轻。 6) 社会环境保护措施 工程施工过程中将会影响周边区域的交通系统,引发交通系统的重新组织,施工车辆增加了现状道路的交通量。 上述施工期采取的各项保护环境空气、地表水、声环境、生态环境及社会环境的措施均为目前公路及边坡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常用的成熟技术措施,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效果良好,上述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减轻工程施工期的各项环境影响。 2 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各路段各个时期CO、NO2高峰小时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 营运期在道路两侧特别是敏感点附近多植树、种草。工程周边的边坡整治工程中也应加强绿化;定期进行洒水和路面清扫;运输散料的汽车料斗应采取加盖或采用篷布遮盖,防止物料洒落,减轻扬尘污染。 2) 声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本工程主要噪声源为车辆行驶时产生的交通噪声。针对交通噪声采取的声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包括管理措施和工程措施。 3) 水污染防治措施 本工程全线设置雨水管网和污水排水管网。雨水排口1个,沿线雨水管网收集的雨水排入御临河,最终流入长江;污水管网接口1个,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4) 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本工程营运期无固体废物产生。 (四)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要点 绕城高速龙兴下道口道路改造工程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符合重庆市总体规划,项目建成后,对项目所在地的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尽管工程建设期和营运期将会对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只要认真落实本报告所提出的减缓措施以及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建设的“三同时”制度,工程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可得到有效控制,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绕城高速龙兴下道口道路改造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 (五)公众进一步了解项目信息的方式 公众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查阅本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方式一:直接到环评单位-中冶赛迪重庆环境咨询有限公司(渝中区双钢路1号)查阅报告书简本或索取补充信息。 公众查阅报告书简本及索取补充信息的时间为2016年11月10日~2016年11月23日。 方式二:直接到建设单位-重庆职业技术教育城建设有限公司 公众查阅报告书简本及索取补充信息的时间为2016年11月10日~2016年11月23日。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意见范围:征求公众对绕城高速龙兴下道口道路改造工程设计、施工和营运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非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不在本次征求范围内。 公众范围:受绕城高速龙兴下道口道路改造工程影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代表,或关心本工程环境保护工作的其他公众。 主要事项:设计、施工和营运期主要环境影响问题;公众希望采取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公众对拟建工程的态度等。 (七)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以书面形式向建设单位提交意见书; 致电至023-68484315(环评单位)或023-67345686 (项目承建单位)反馈意见; (八)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绕城高速龙兴下道口道路改造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