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合川区双槐镇总体规划(2014-2030) 环境影响报告书第二次现场公示 1 评价背景
为实现规划区的可持续发展,消除或降低因规划实施造成的环境影响,从规划源头上控制环境问题的产生,协调环境与经济的综合决策,把负面环境影响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合川区双槐镇人民政府委托重庆两江源环境影响评价有限公司承担本次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2 规划概述
项目名称:重庆市合川区双槐镇总体规划(2014-2030); 规划四至范围:合川区双槐镇集镇地处双槐镇镇域中部,整个场镇包括下部老场镇和上部新场镇。老场镇位于渠江东侧,其西侧临渠江,东侧、南侧、北侧均紧挨高地。上部新场镇依托用地条件以及渝广高速公路呈带状发展,东临渝广高速公路,南接小沔镇区,西达杨家寨大院子,北抵县道363。 规划面积:近期用地规模控制为2.4平方公里,远期控制为4.2平方公里。 规划结构:双槐镇镇区用地结构可概括为“一心、一轴、四片区”。 “一心”:以电厂为中心。 “一轴”:依靠省道208形成的城镇发展轴线。 “四片区”:分别为滨江生活区、东北部的生活及服务组团、热电产业区和物流及农业农产品加工区。 产业规划:区域重点发展产业主要包括建材、轻工、装备制造、食品、农副产品加工等。 3 环境质量现状
评价引用规划区2011-2018年监测资料,同时对规划区实施了现场监测,总体来说,区域大气中NO2、SO2 、PM10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所规定的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规划区地表水体渠江各项水质总体稳定,化学需氧量、氨氮、 总磷、挥发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重金属离子浓度总体变化幅度较小,总体满足《地表水质量标准》(GB3838-2012)中Ⅲ类水质要求;规划区地下水监测点中各项因子的监测浓度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Ⅲ类标准;规划区内土壤环境质量满足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36600-2018)二类用地筛选值要求;规划区内各声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现状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相应标准要求。
4 规划实施的环境影响分析
规划区全部实施后区域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贡献浓度均满足相应评价标准要求,不会出现超标现象;各敏感点叠加背景值后仍满足评价标准的要求。规划实施不会改变区域环境功能,大气环境可以接受。双槐镇污水处理厂预测COD、氨氮均满足参考《地表水环境 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环境质量标准限值。
5 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1)大气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应严格遵守国家、重庆市、合川区的环保政策和规定,严格下一步引进工业项目准入门槛。鼓励引入低能耗、低污染工业项目,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鼓励引进能耗相对较低,容易采用清洁能源的产业类型。对已投产的项 目加强环保管理,根据国家、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及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更新进度,及时督促已有项目进行废气整改治理,确保废气达标排放。
项目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提高单位资源环境的产出强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扩展清洁生产广度和深度,降低单位工业增加值大气污染排放强度。
根据《重庆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重庆市工业项目环境准入规定(2012年修订)》、《重庆市“蓝天行动”实施方案(2013-2017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等相关要求,规划区应完善天然气供给系统,鼓励企业以天 然气、电等为能源,禁止燃煤、重油。
(2)地表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双槐镇人民应建立行之有效的奖惩制度,鼓励企业保护水资源,通过经济和荣誉上的双重刺激对清洁生产执行好、排污量少的企业进行激励,对水量大、排污量大的企业进行限制。加强水资源的综合调配和管理,促进污水循环再生回用。采用调配的方式尽量利用较 清洁的工业废水。鼓励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循环使用率。企业应严格控制用水定额,提高新鲜水的重复利用率。 (3)地下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规划区工业企业应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资源、能源和废物的利用率以及废水循环利用率,从而尽量减少“三废”排放量。加强管理,最大程度的降低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涉及危险物质的企业,应加强地面的防渗措施和泄露、渗漏污染物收集措施,进行防渗 处理,防止洒落地面的污染物渗入地下,从而避免对地下水造成污染。为防止地下水污染,一方面要防止土壤污染,另一方面要想办法阻断污染物与地下水的联系,即完善排水系统,严禁用渗井排放污水。禁止土壤表土层破坏,禁止乱设排污口,防止地下水污染。结合 规划区的实际情况,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的途径主要有生产装置区、原辅材料和污水输送管道、污水处理站、储罐区及废物贮存区等,建设单位应加强以上区域的防渗措施。
(4)噪声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工业噪声:合理布局企业噪声源、选择低噪声设备、采取消声、隔声、减震等措施,确保厂界噪声达标;设置规划区工业用地与居住区的噪声缓冲带,确保园区外声环境敏感点满足2类标准。
交通噪声:道路采用改性沥青路面,加强道路绿化带建设、4a类声环境功能区作为非噪声敏感性用地、加强道路交通噪声污染防治。
(5)固体废物影响减缓措施
一般工业固废应以企业自行回收重复利用为主,从生产流程上削减固体废物的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必须加以有效控制,企业应提供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去向及安全处置方式。通过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强化对固废产生源的管理。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淘汰高能耗、高物 耗、高排放生产工艺,发展无废工艺,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同时依据循环经济原则,鼓励工业固体废物的资源利用,加快固体废物资源化进程,提高综合利用率。
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应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79-2001)等有关规定,对危险废物临时贮存场所按照要求进行设置,配套防雨、防火、防渗漏、防风、防流失等设施,应有专人管理,并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对危险废物的产生量、来源及去向 等应作详细的档案记录。危险废物的转移应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环保总局第5号令)实施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规划区产生的危险废物的最终处置应按国家《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和重庆市危险废物管理的有关规定,委托有相应危废处理资 质的单位进行妥善处置。严禁将危险废物随意丢弃,或混入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中,危险废物处置率必须达到100%。
生活垃圾经各垃圾收集点收集送至垃圾转运站,垃圾转运站应做到日产日清,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由园区环卫部门统一收运送填埋场处理。
6 环境准入条件
规划区不涉及合川区生态保护红线以及其他生态保护敏感区。
禁止引进《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中所列“淘汰类”项目;禁止引进涉及《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的项目;禁止引进《重庆市产业投资禁投清单(2014年版)》中所列项目;不得采用国家和 重庆市淘汰的或禁止使用的工艺、技术和设备;禁止引进生产工艺或污染防治技术不成熟的项目。
7 综合结论
合川区双槐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所提出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战略与国家、重庆市、合川区相关政策和规划基本一致,对于继续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做大做强地区经济总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由于本次规划为开发建设性质的规划,将不可避免地增加建设用地和人口规模,对区域能源、水资源等资源要素和大气环境、地表水环境、声环境、固体废物、生态环境等环境要素产生影响。针对这些环境影响,本次评价提出规划优化调整建议和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通过落实各项环保优化方案和建议,规划对环境的各种负面影响可以得到减缓,从而从源头上克服和协调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从环境保护角度,经优化调整后的规划方案合理。
8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及主要事项
征求意见范围:受本规划直接、间接影响的公众,首先包括规划范围内及周边的居民等;其他为关心本规划实施和环境保护的有关专业专家、相关主管部门等。征求意见主要事项:
(1)对规划实施的态度;
(2)对规划实施的意见和建议;
(3)对规划实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建议和要求,包括环境空气、水环境、声环境、固体废物、生态保护措施等。
9 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可通过电话、信函、电子邮件、传真等方式向规划编制机关或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反映。
10 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日期
公告发布时间起10个工作日内。
11 联系方式 规划实施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 实施单位:合川区双槐镇人民政府 联系人:秦镇长 联系电话:17708322111 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 环评单位:重庆两江源环境影响评价有限公司 资质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3127号 联系人:安工 联系电话:023-62767096 联系邮箱:656202466 @qq.com 合川区双槐镇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