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afans.com_环评爱好者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
发布环保竣工验收公示|发布环评公示
建设项目环评费用在线计算|收费标准
环评师招聘与应聘| 行业信息|预评审会
2024年环评工程师备考全程指导|报名时间汇总
2024年环评师考试交流|资料下载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培训!
低价环评考试用书教材|环评图书免运费
考前培训|继续教育
发布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发布应急预案公示
查看: 1603|回复: 0
收起左侧

[交流] 关于进一步推进甘肃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0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进一步推进甘肃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

甘肃省人民政府: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务院关于支持青海甘肃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批准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等国家支持甘肃发展重要文件精神,支持甘肃省实施“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和建设“工业强省、生态文明省及生态文明示范区、循环经济示范区”,促进甘肃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要求,现提出以下具体意见:

    一、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要求

    (一)甘肃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战略通道,是黄河、长江和河西内陆河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对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甘肃省环境资源比较丰富,人口密度小,是西北老工业基地,是连接内地与西北的通道,综合发展优势比较突出,尤其是有较强的后发优势和较大的环境容量。由于自然、地理、历史等原因,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与全国的差距仍在拉大,应积极支持甘肃省抢抓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指导和帮助做好重大项目环评审批工作,采取规划引导、政策扶持、项目支持、技术援助、能力建设等综合措施,支持甘肃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和西北生态屏障建设步伐。

    二)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和西北生态屏障为目标,以环境保护优化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支持甘肃省实施“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积极研究制定促进甘肃省不同经济区域加快发展的环保优惠政策,努力探索西部欠发达、循环经济示范省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具有甘肃特色的环境保护新道路。

    (三)主要目标。到2015年,确保重点城市、重点流域环境质量稳定改善,完成黄河、长江、渭河出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的重点治理工程和综合支撑体系建设,建立起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体系和机制,建设具有先进水平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和环境执法监督体系;到2020年,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突破性进展,重点区域、重点流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建成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二、全力推进甘肃区域协调发展

    (四)制定支持甘肃省实施区域发展和“工业强省”战略的配套政策,优先支持列入《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和国家明确支持甘肃发展的石化、有色、建材、钢铁、煤化工、清洁能源等优势产业发展,并对循环经济产业链项目适当放宽产业规模准入条件,促进甘肃省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重点产业布局。

    (五)大力支持兰州白银核心经济区率先发展,积极推进兰州新区、白银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以金昌、白银等城市为重点的循环经济区建设,并形成有色金属新材料和研发基地。支持以平凉、庆阳为中心的传统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加强煤炭资源勘探和延伸煤炭产业链,有序发展煤化工产业,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支持酒泉、嘉峪关开展新能源开发利用示范区建设,推进甘肃建成千万千瓦级以上风电基地、百万千瓦级以上太阳能发电基地。支持武威、张掖河西走廊绿色经济区以及定西马铃薯贸工农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积极促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支持资源枯竭城市改造传统产业。

    三、以环境保护优化甘肃经济社会发展

    (六)从有利于化解生态敏感地区环境风险、提高区域资源循环综合利用效率出发,在确保区域流域环境质量、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制定分类指导的环境准入标准和环境政策。对有环境容量且位于国家和甘肃省批准的经济示范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经济开发区的新上项目,建立以采用先进工艺、污染物达标排放和符合循环经济要求为主要依据的环境准入政策。

    (七)针对甘肃经济欠发达、环境容量大、工程削减能力弱等特点,合理确定甘肃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

    四、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八)支持甘肃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黑河、敦煌、石羊河—民勤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加大对甘肃安西极旱荒漠、敦煌阳关、张掖黑河湿地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能力项目建设支持力度。支持和指导开展甘肃省生态保护条例立法工作,支持甘肃生态保护、生态监管等基础能力建设。积极协调落实《甘肃藏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2010-2020)》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对甘肃省灾后重建和灾区生态修复项目予以重点支持。

    (九)协调有关部门,加大对境内黄河、长江、内陆河、祁连山、青藏高原生态屏障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力度。支持甘肃启动实施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创新核心区和缓冲区的管理机制。加强渭河源头生态保护与建设。研究建立甘南湿地保护区。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程和生态恢复项目建设,加快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黄土高原地区、“两江一水”(白龙江、白水江、西汉水)流域生态保护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步伐。

    (十)根据《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编制本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充分发挥地方各级政府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责任主体的作用,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标和任务纳入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的相关规划之中。

    五、全面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十一)加强对甘肃省“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支持实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重点污染减排工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矿区环境污染治理、城市大气污染治理、农村面源污染及土壤污染治理等环保重点工程。将“十二五”黄河甘肃段水污染防治规划重点项目纳入国家“十二五”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并予以重点支持。加大渭河天水段水污染防治力度。将兰州市列为全国大气污染防治试点城市,指导做好“十二五”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将重点项目列入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加大清洁能源改造和清洁生产支持力度。加强对甘肃省危险废物和化学品管理工作的支持和指导。

    (十二)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国家资金,重点支持甘肃省城镇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再生水回用、医废和危废集中处置等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取消县以下(含县、市、区)以及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环境基础设施项目地方配套资金。

    (十三)将甘肃省列为“十二五”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省份,其项目列入国家规划重点支持。重点解决甘肃“老工业基地”白银、金昌、陇南等地重金属污染严重影响区域流域环境安全问题。对甘肃重金属重点污染源治理项目以及历史遗留、无责任主体的治理项目,特别是白银市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项目,予以积极支持。

    (十四)积极推动甘肃省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工作,协调有关部门通过“以奖代补”、“以奖促治”等政策措施,对甘肃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在资金和政策上予以倾斜。

    六、积极推进环境政策创新和科技创新

    (十五)努力推进甘肃经济与环境优化布局及综合改革试验,在甘肃开展重金属污染治理及土壤污染修复、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等试点、试验;指导和支持甘肃省推进和深化绿色信贷及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建立重污染企业退出机制,推动落实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各项税收政策。

    (十六)支持甘肃建设大型商用核乏燃料后处理项目、高放废物处置项目、核供热和核技术利用项目以及发展重离子深层治癌设备制造业,协调有关部门建立放射性废物安全处置环境管理机制,对放射性废物运进甘肃予以重点补偿。加大对甘肃省境内老核工业基地的核设施退役和环境治理、铀矿山开采、退役铀矿环境综合整治的监管和支持力度,配齐配强核与辐射专业仪器设备和执法装备。支持甘肃省人民政府建设省级及陇东南、河西三个核应急中心,支持甘肃省辐射防护与安全培训能力建设。

    (十七)支持和指导甘肃省提升环境科学研究和环保产业发展水平。继续加大“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对甘肃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课题和示范工程的支持力度。积极支持甘肃申报、创建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部级)和申报重大科技项目,推进甘肃省环保产业基地建设。

    七、努力支持环境监管监控能力建设

    (十八)将推进甘肃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作为促进甘肃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方面,中央各类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向甘肃倾斜,对基层业务用房建设等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协调相关部门,取消甘肃县(市)级、甘南藏族自治州和临夏回族自治州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地方配套资金。中央环保专项资金按因素法安排的切块资金,可按照实际需求用于监管能力建设。

    (十九)全国环保系统人员培训计划重点向甘肃倾斜。每年为甘肃省举办一期60人的市县党政领导培训班。接收甘肃省环保系统人员到环境保护部机关挂职或学习锻炼。选派甘肃环保科研人员参与环境保护部直属院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课题研究。根据干部培训锻炼计划,适时选派干部到甘肃挂职锻炼。

(二十)指导甘肃省开展环保国际合作交流,积极帮助甘肃省寻求国际环境合作与支持,安排和指导甘肃省开展双边、多边、履约等国际环境合作项目,引进国外先进环境保护理念、管理模式、污染治理技术和资金。

    八、建立健全组织保障机制

    (二十一)建立推进甘肃省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专家咨询机制,加大对甘肃省发展的智力、科技、人才支持力度。建立部、省合作协调机制,每年召开一次省部战略合作高层协商会议,研究解决甘肃省环境保护重大问题。



                                            环境保护部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六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点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

联系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Archiver|环评爱好者 ( 鄂ICP备0601659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293号

关注官方公众号

GMT+8, 2024-5-12 12:52 , Processed in 0.07642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