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该地块的项目概况和作为工业用地的历史生产情况? 本次调查范围总面积为233447.02m2(含现状保留的宗教用地约19546.76 m2)。调查地块位于增城区新塘镇群星村南部,地处新塘交通繁忙地段。东面临近港口大道南,西面和北面靠近广虎公路,与白江村相邻,南面接近海关大道,中心坐标东经113.598284°,北纬23.112019°。根据地块历史利用状况将地块划分为五个功能区,具体情况如下。 A区位于地块北侧,总面积为19180.98m2,为方便分析,将A区划分为4个区域分别进行描述,A-1区1991年前为农用地,1992年至今为新塘钢材市场;A-2区1990年前为农用地,1991-2011年为广州增城金时制衣有限公司,2011年企业停产搬离,2012年-2015年厂房处于闲置状态,2016年分别将生产车间1和生产车间2租赁给广州慧杰厨房设备有限公司以及广州市君牛服装有限公司进行生产,2018年君牛服装停产并搬离,生产车间2开始闲置,2020年慧杰厨房停产搬离,生产车间1开始闲置;A-3区1996年前为农用地,1997-2020年为增城市新塘创兴五金厂,2020年企业停产后,厂房开始闲置;A-4区1996年前为农用地,1997-2016年为仓库,2017年至今为广州市增城湘浩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B区占地面积39973.56m2,为方便分析,将B区划分为3个区域分别进行描述,B-1区1985年前为山地,于1986年开发为增城市新塘镇群星印染厂,从事棉纺布印染,于2009年关停后作为新塘镇石巷仓库至今;B-2区1987年前为农用地,于1988年开发为增城帝业制衣有限公司,从事针织布的染色、定型生产,于2013年关停后由广州旭东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广州泉艺泵业有限公司等公司租赁部分厂房从事钢结构加工,仓储批发等;B-3区1991年前为农用地,于1992年开发为增城新塘千百美牙膏厂,从事牙膏生产,并于2004年关停后由增城良丰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租赁厂房作为仓库,存储包装材料。 项目区内共有两处农用地,其中C区面积49674.95m2,一直作为农用地,主要作物为香蕉、龙眼、生姜等;D区面积9500m2,一直作为农田种植水稻蔬菜等,目前以种植香蕉为主。 E区为商住区,面积115117.53 m2(含现状保留区19546.76 m2),一直作为商业与居住使用,区内商业以餐饮、生鲜配送、五金销售、车辆维修等为主。 2. 该地块目前的土地规划用途,是否包括居民住宅、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场所等敏感项目? 依据《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群星村更新改造实施方案》(穗规划资源增函〔2020〕1683号),项目地块拟规划为商住用地(BR)、居住用地(R)、中小学用地(A33)、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S)、公用设施用地(U)、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A)(A33、A5、A6除外)、绿地与广场用地(G)(G1中的社区公园或儿童公园用地除外)等。 3. 该地块污染识别情况? 本次调查范围划分为5个功能区,其中A、B为工业(仓储)功能分区,A区历史至今主要涉及纺织服装、服饰业,金属配件制造,非电力家用器具制造,批发业,装卸搬运和仓储业等,可能产生的污染物有铜、石油烃(C10-C40)、多氯联苯;B区历史至今主要涉及纺织业、金属结构制造、通用设备制造、其他专用仪器制造、装卸搬运和仓储业、废气资源综合利用业、口腔清洁用品制造等,可能产生的污染物有重金属(铜、镍、汞、铅、锑)、砷、苯并(a)芘、苯并(b)荧蒽、二苯并(a,h)蒽、苯胺、石油烃(C10-C40)、多氯联苯;C区、D区历史均为农用地,产生污染可能性较小;E区历史为农用地,自开发以来一直作为商业和居住区,可能产生的污染物有石油烃(C10-C40)。 地块周边企业主要是:增城市二轻新塘远新木器厂、增城永耀纸制品有限公司、广州双菱钢铁工业有限公司、增城市新塘红叶印刷有限公司等,可能会产生污染影响本地块的土壤及地下水。涉及污染物:重金属(汞、砷、铬、铅、铜)、苯、甲苯、二甲苯、苯并(a)芘、苯并(b)荧蒽、二苯并(a,h)蒽、石油烃(C10-C40)。 4. 该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方案如何?是否符合相关规范? 根据污染识别结果,本次调查范围内不存在重点行业企业或曾经为重点行业企业的区域,依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 第1部分:污染状况调查技术规范》(DB4401 T 102.1-2020),工业、仓储物流等用途的区块按每个采样单元面积不大于1600 m2进行布点,采样深度不少于5米,每个点位至少采集4个深度土壤样品。地块内的其他调查区域,按照单个采样单元面积不大于10000 m2进行布点,钻孔采样深度不少于3米,每个点位至少采集3个样品,对于农用地区域部分进行了加密布点。综上,本次调查在共设置了58个土壤采样点、9个地下水采样点、4个底泥及地表水点位,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方案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表1 各功能区布点信息汇总 功能分区
仓储及工业区块,主要存储钢材、制衣等,按每个采样单元面积不大于1600平方米进行布点
为工业集中区,以印染、钢结构加工等为主,按每个采样单元面积不大于1600平方米进行布点
为农用地,按照单个采样单元面积不大于10000平方米进行布点,靠近工业区的区域进行了加密
为农用地,按照单个采样单元面积不大于10000平方米进行布点,靠近工业区的区域进行了加密
主要为居住、商业集中区,按照单个采样单元面积不大于10000平方米进行布点
地块内2个鱼塘各设1个地表水底泥采样点,过境水体上下游各设1个地表水底泥采样点
现状保留,不进行拆除和重建,不进行用途变更,故不布设点位
图1 地块功能分区图
图2 采样布点图
根据《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 第1部分:污染状况调查技术规范》(DB4401 T 102.1-2020)中的有关要求,以及地块污染物识别结果,各点位具体检测项目如下: 表2土壤样品检测项目 检测点位 | | | S01~S14 S129~S133 S139~S140 T1~T37 | | | | | | 四氯化碳、氯仿、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顺式-1,2-二氯乙烯、反式-1,2-二氯乙烯、二氯甲烷、1,2-二氯丙烷、1,1,1,2-四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四氯乙烯、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1,2,3-三氯丙烷、氯乙烯、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乙苯、苯乙烯、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 | | 硝基苯、2-氯酚、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茚并(1,2,3-cd)芘、二苯并(a,h)蒽、苯并(a) 蒽、䓛、苯胺、萘 | | | | S10、S11 S129~S133 T13~T22 T27~T37 | | | | | | S02、S04、S06、S10、S11、S13、S129~S133、 T1~T37 | | |
表3底泥样品检测项目 检测点位 | | | | | | | 四氯化碳、氯仿、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顺式-1,2-二氯乙烯、反式-1,2-二氯乙烯、二氯甲烷、1,2-二氯丙烷、1,1,1,2-四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四氯乙烯、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1,2,3-三氯丙烷、氯乙烯、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乙苯、苯乙烯、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 | | 硝基苯、2-氯酚、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茚并(1,2,3-cd)芘、二苯并(a,h)蒽、苯并(a) 蒽、䓛、苯胺、萘 | | | | | | | | | | | |
表4地下水样品检测项目 检测点位 | | | | | | | | | 四氯化碳、氯仿、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顺式-1,2-二氯乙烯、反式-1,2-二氯乙烯、二氯甲烷、1,2-二氯丙烷、1,1,1,2-四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四氯乙烯、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1,2,3-三氯丙烷、氯乙烯、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乙苯、苯乙烯、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 | | 硝基苯、2-氯酚、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茚并(1,2,3-cd)芘、二苯并(a,h)蒽、苯并(a) 蒽、䓛、苯胺、萘 | | | | | | | | | | | | | | |
表5地表水样品检测项目 检测点位 | | | | | | | | | 四氯化碳、氯仿、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顺式-1,2-二氯乙烯、反式-1,2-二氯乙烯、二氯甲烷、1,2-二氯丙烷、1,1,1,2-四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四氯乙烯、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1,2,3-三氯丙烷、氯乙烯、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乙苯、苯乙烯、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 | | 硝基苯、2-氯酚、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茚并(1,2,3-cd)芘、二苯并(a,h)蒽、苯并(a) 蒽、䓛、苯胺、萘 | | | | | | | | | | | | | | |
表6对照点检测指标 检测点位 | | | | | | | | | 四氯化碳、氯仿、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顺式-1,2-二氯乙烯、反式-1,2-二氯乙烯、二氯甲烷、1,2-二氯丙烷、1,1,1,2-四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四氯乙烯、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1,2,3-三氯丙烷、氯乙烯、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乙苯、苯乙烯、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 | | 硝基苯、2-氯酚、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茚并(1,2,3-cd)芘、二苯并(a,h)蒽、苯并(a) 蒽、䓛、苯胺、萘 | | | | | | |
5.经过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该地块需要关注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物有哪些?其筛选评价标准是什么? 经调查,该地块无需要关注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物。 土壤和底泥筛选值选择《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的第一类用地标准。 地下水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l4848-2017)的Ⅳ类标准作为筛选值,《地下水质量标准》中没有的指标,参考《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地表水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作为筛选值,无相关标准的指标参考地下水筛选值。 6.该地块需要关注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物来源有哪些方面? 本地块没有需要关注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物。 7. 该地块是否存在污染?是否需要进行风险评估? 本地块相关检测因子均低于相应风险筛选值,不存在污染,不需要进行风险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