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afans.com_环评爱好者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
发布环保竣工验收公示|发布环评公示
建设项目环评费用在线计算|收费标准
环评师招聘与应聘| 行业信息|预评审会
2024年环评工程师备考全程指导|报名时间汇总
2024年环评师考试交流|资料下载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培训!
低价环评考试用书教材|环评图书免运费
考前培训|继续教育
发布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发布应急预案公示
楼主: hk19832002
收起左侧

[转贴] 对于环评现状的一些思考(较长,望看完)(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12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顶,真是说出了环评一线人员的心声!
发表于 2008-9-12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顶!
发表于 2008-9-22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统一楼主观点啊  但是这些东西都是现在的通病 一时半刻还真该不过来啊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9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版主的回复,由于是在本论坛第一次发帖子而且本帖原处没有办法找到,只是当时一个朋友传给我看的,所以没有办法注明原作者及原著的标题,在这里表示深深的歉意。其实这些对于我都不重要,关键在于你看了以后得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看了大家的回复,只能说我们环评工作者真的思考了很多(特别是一线的工作者),也确实想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也许由于我是在校的研究生,作为学生可能没有经历过社会上的风风雨雨,也就更带着一些比较理想的看法(其实说幼稚也可以),希望环评不仅仅是所谓的一纸空文,不是别人眼中的“敲门砖”(这些我想做过环评的都知道我指的是什么意思),能够真正为社会做点贡献。其实我一直都有个想法:你写的环评报告是给谁看的?自己?专家?管理部门?项目业主?这也就决定了你报告书编写的层次问题,可惜现在的报告书多是给专家看的,而真正的主体项目业主却忽略了。不说了,最近一直在忙找工作,也许等我工作了几年再回来看这篇帖子中的东西又会有所得。本论坛真的是个不错的论坛,你可以得到许多资料,学到许多东西,我都建议好多同学过来逛逛了。我认为真正把环评作为事业的人,真正热爱环评工作的人,都应该看了以后有所收获吧,这也是我转贴的主要目的,我相信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因为也许明天你就能以你的权利改变些什么!

[ 本帖最后由 hk19832002 于 2008-10-29 10:31 编辑 ]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8-11-1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8-11-4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太好了,针砭时弊啊,可惜即得利益者是很难对付的,只能寄希望于未来了哈!
发表于 2008-11-4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很深的感受和体会,文章精辟,真是有时感到环评路在何方?
发表于 2008-11-5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环评政策、工作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相信以后会更成熟
发表于 2008-12-1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项目在委托进行环评以前,大都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相关工作,如:选址、项目规模、资源供应、产业政策等方面的调研、论证会和讨论会等。这些前期工作对评价项目在拟选地建设是否可行是非常重要的,但却少有环境管理部门和环境评价人员参与。从而大大延迟了评价介入的时间,其结果是大大降低了环评的作用和有效性。这也正是环评很难从根本上否决一个项目的原因之一。 ”
说实话,其实很多项目在写的过程中,自己就觉得不可行,但没办法,老板已经接回来的项目,只好迎合业主的要求,对一些问题遮遮掩掩,混过去就行,还有就是有很多都是补做环评的,都投产了,否决得了吗?唉,身不由己
发表于 2008-12-3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项目都是差不多建好了补个环评
发表于 2009-5-25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道理都懂,可是,做起来却不那么容易啊!
发表于 2009-7-24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的很透彻
发表于 2009-7-24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报告书重点不突出。 纵观20年来的环评报告书,书越编越厚,如百科全书一般,恨不能包罗万象,但重点不突出,多数章节没有实际意义。无论对于建设单位还是管理部门,绝大部分是可有可无的文字。但为了应对审查会上专家可能提出的重要和不重要的意见,报告书只有面面俱到。编写出的报告书项目业主不会多看,他们只要求环评报告书具有可批性,审批部门也无需细看报告书,只需看一看专家评委的意见,专家评委呢,只在会上看报告书中自已专业熟悉的哪一部。花费数万元乃至数十万元环评费用、耗费数以百计工作日编制出的报告书往往只供几个小时的环评审查会上翻阅一下。更有甚者,某些地方的环境影响报告表比报告书还要厚
这段话我也深有同感。
我们经理给我们的宗旨是:宁愿要专家说你这部份过于详细去掉吧。也不能让专家说,怎么没有这部分。
发表于 2009-7-25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环境评价的缺环正在这里:对报告书给出的排放量、甚至是水平衡图非常重视,对拟议的环保设施非常重视, 但对实施的进程和结果却缺乏跟进检查制度,环评只是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一个手续而已,而没有形成一个监督过程".分析的很深刻,很到位,也很现实。是真正做事情的环评者的心声。
发表于 2009-7-25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底,还是体制的问题,在现行体制下,企业项目能做到环评就不错了,是不可能要求他一步到位真正的来实行彻底的保护环境,同样作为环境行政管理部门的环保局,也是受方方面面的牵扯,手中的权力太小,而要管理的范围和内容都太大,因此也只有先在环评上来做到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搞得环评成为标准的八股,看样子还是期待后人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点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

联系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Archiver|环评爱好者 ( 鄂ICP备0601659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293号

关注官方公众号

GMT+8, 2024-5-30 09:44 , Processed in 0.07598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