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afans.com_环评爱好者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建设项目环评、验收信息公示平台
开启左侧

[环评公示] 省道211马尔康红旗桥至金川丹巴界段公路改建工程环评二次公示

[复制链接]
leguaiguai13 发表于 2011-6-28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省道211马尔康红旗桥至金川丹巴界段公路改建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二次公示

阿坝州交通运输局委托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编制《省道211马尔康红旗桥至金川丹巴界段公路改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国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令第253号文以及环境保护部于200892公布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的有关规定,现将省道211马尔康红旗桥至金川丹巴界段公路改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有关信息予以公示。公示内容如下:

一、工程基本情况

拟改建省道211线马尔康红旗桥至金川丹巴界公路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该项目是省道211线红石路(马尔康红旗桥至雅安石棉县公路)之阿坝州境段,项目路线起于马尔康县S211与G317交叉处的红旗桥,止于金川县与丹巴县交界处。推荐路线全长106.693km,全线设大桥924m/5座,中桥494m/8座,小桥108m/4座,涵洞375道,估算总投资6.07亿元,平均每公里造价568.39万元,公路等级为三级。拟定本项目的概略计划如下:2012年年初开工建设,2014年年初建成通车,建设工期2年。

二、环境影响信息公示

1、社会经济影响

本项目对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其特有的功能和效应将对公路沿线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同时,随着拟建项目的建设,项目沿线的交通条件得到大大改善后,将形成一条发达的经济带,一是促进地区农牧业的发展,发展新兴的高效农业;二是促进沿线商业和旅游业的繁荣,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三是促进沿线产业结构优化,使三次产业的比例趋向合理。

项目建成后,沿线交通条件得已极大改善,一方面可以加快各区的贸易流通,促进农副产品快速、及时地进入市场,以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沿线第三产业的兴起和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长足发展。此外,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将使各城区之间各类科技、文化、教育、体育、卫生、通讯、娱乐等事业的交流日益频繁,农民就医更加方便,文化教育事业也将得到更好的发展。

2、主要环境影响

生态环境影响:

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无大型陆生野生动物,也无国家保护的陆生珍稀野生动物。因此,本项目对它们影响不大。对爬行动物的活动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较小,对它们的生存不会造成威胁。施工期间,临时征地区域的鸟类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也将远离原来的栖息地,当临时占地的植被恢复后,它们仍可回到原来的领域。

从工程占地来看,主要占地为旱地,其次为林地。生物量没有发生锐减,在公路施工结束后,对施工生产生活区等临时占地区域进行植被恢复,种植大量乔木和灌草,因此本项目对沿线地区林业总体上影响很小。后期通过采取公路两侧绿化和对施工临时占地的绿化和复耕,公路造成的植被和生物量损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补偿。因此项目的建设对物种多样性不会有明显影响。

声环境影响

本项目为原有道路的改建工程,拟建道路沿线背景噪声均较好,都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相应的标准限值。公路昼间、夜间施工将对上述居民点的正常生活、学习、休息造成一定干扰,虽影响均不大,但仍应按报告书提出的防治措施进行严格控制,防止扰民和干扰教学现象发生。项目在营运期时,敏感点的噪声预测值较现状值有所增加。

地表水环境影响:

施工期间,污水主要来源于:施工单位临时驻地排放的生活污水(主要含SS、COD、BOD);施工机械冲洗维修产生的含油污水(主要含石油类)及施工期混凝土拌合工艺产生的废水(主要含SS)。沿线施工工场产生的含油废水通过建设隔油池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混凝土拌和工艺产生的废水循环使用不外排。本项目设置施工生产生活区6处,生活污水经过旱厕收集处理后用于林灌,不外排。采取如上措施处理,施工期污水不会对当地水环境带来明显不利影响。

项目营运期废水主要来源于路面径流。对于路面径流,在非事故状态下,基本可接近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不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影响,但在汽车保养状况不良、发生故障、出现事故等时,都可能泄漏汽油和机油污染路面,经雨水冲刷后进入地表水体,环评要求在4座大桥木足渡口大桥(K5+816)、沙耳大桥(CK1+196)、勒乌大桥(CK4+701)、金川河大桥(CK8+668)设置导流沟,并在桥梁两端分别设置容积为10m3的蓄污池。可起到收集、隔离的作用,避免有毒有害物质直接排入水体。

大气环境影响:

项目施工期的环境空气污染主要是TSP,但时间是短暂的。采用施工现场定期洒水,运输筑路材料的车辆加盖蓬布,可以减轻其影响程度。公路营运期汽车排放尾气对公路沿线的敏感点影响较小。

固体废弃物:

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来自公路的新建、改建、拆迁房屋时产生的弃土、弃石,分布在公路沿线两侧,本项目筑路和桩基产生的弃渣运至本项目设置的弃渣场统一倾倒,同时应按水土保持要求,在弃土、弃石周围用编织土袋拦挡等措施,减少表土的裸露及被雨水的冲刷。另一部分来自施工生产生活区的垃圾,对于这部分废弃的建材、包装材料和生活垃圾等设置临时的固废收集点,集中收集并及时送往附近的垃圾处理场进行处置。不会对环境造成明显影响。项目营运期基本没有固体废物排放。

3、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生态环境的防护措施

施工时应尽量收集保存建设中永久占地、临时用地所占用耕地的表层熟土,施工结束后及时覆盖熟土,进行复草或绿化。为减少工程施工对野生动物的惊扰,应做好爆破方式、数量、时间的计划,并力求避免在晨昏和正午爆破施工。加强施工人员的各类卫生管理(如个人卫生、粪便和生活污水),避免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减少水体污染;做好施工结束后生态环境的恢复工作,以尽量减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及对水质和水生生物的不利影响,同时要重视非评价区的人、畜被动物伤害的防治和防疫工作。

(2)水土保持措施

根据道路建设工程水土流失特点、危害程度和防治目标,依据治理与防护相结合、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与重建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相结合的原则,统筹布局各种水土保持措施,形成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

主体工程防治区

该防治区包括工程防护措施和植物防护措施、施工期临时防护措施、表土临时堆放的临时防护措施以及路基工程区施工管理措施。

施工场地防治区

包括施工工场的防护及排水措施、场地平整措施、植被恢复措施以及施工期临时防护措施。

(3)施工期其他环保措施与建议

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路基铺设时产生的弃土、弃石等建筑垃圾。项目弃土应尽量回用。道路施工过程中开挖的土石方就近堆放于施工红线内,临时堆土应采取防水防风措施。施工期对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收集,并交由当地城市环卫部门处置。

洒水降低扬尘污染;加强对工程运输车辆的管理,严格按规范进行文明施工,减少扬尘污染。

施工部门尽量选用低噪声的设备。一些建筑构件应预制好再运往现场装配。同时施工部门应合理安排好施工时间及施工场所,并对设备定期保养,严格操作规范。高噪声机械设备应尽量安排在昼间施工,严禁夜间在居民集中区进行机械施工。

工程拆迁及安置应制定安置计划。安置工作遵循从社会经济整体利益出发,统筹安排,充分协调,妥善安置,不留后患。

4、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1)降低交通噪声污染的措施与建议

本项目营运期交通噪声主要对评价范围内各居民点昼、夜间休息,学校正常教学工作产生影响。根据各敏感点特点和受影响程度,按照“以人为本,以新带老”的原则,同时尽量考虑到现有居民既有生活习惯与学校作息时间规律,本次环评主要采取安装隔声窗,加强绿化等工程措施及加强管理措施,并辅以搬迁的措施进行降噪。

(2)营运期水环境保护措施

在4座大桥木足渡口大桥(K5+816)、沙耳大桥(CK1+196)、勒乌大桥(CK4+701)、金川河大桥(CK8+668)桥面下设置导流沟,并在桥梁两端分别设置容积为10m3的蓄污池。既可沉淀初期雨水,又可收集事故污水;当发生危险品泄漏事故时,纵向排水管可将桥面有毒有害物质的引流至桥梁两端设置的蓄污池,可起到收集、隔离的作用,避免有毒有害物质直接排入水体。

(3)运营期减缓空气污染的对策措施建议

营运期大气环境污染物主要为汽车尾气。环评提出的相应防治措施有:

1、执行车检制,限制尾气排放超标的车辆上路;

2、有关部门强制性加装汽车排气净化装置,单车污染物排放量符合有关规定;

3、加大环境管理力度,公路管理部门设立环境管理机构,委托环境监测单位定期在环评报告中规定的监测点进行环境空气监测。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可最大限度地缓减汽车尾气对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的影响,从技术和经济角度讲,可行。

三、意见收集与投诉监督

对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如果在本公告发布后一周内有意见和建议,请问询编制单位、建设业主,以便于及时修改、完善。在建设中或建成后,如果有意见和建议,也可向我们提出。

公示日期:2011年6月10日-2011年6月24日

建设单位:阿坝州交通运输局

联 系 人:文闻

   电话:0837-2831626

环评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联系人: 金秋野
        电话:1588205703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点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

联系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Archiver|环评爱好者 ( 鄂ICP备0601659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293号

关注官方公众号

关注官方抖音号

GMT+8, 2025-5-13 00:07 , Processed in 0.07195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