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明火车新南站出入通道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信息公示 一、说明 湖南美景环保科技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受昆明新投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委托开展对昆明火车新南站出入通道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现根据国家及本市法规及规定,并经昆明新投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同意向公众进行第二次信息发布,公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本次信息发布内容为现阶段环境影响评价成果。下一阶段,将在听取公众、专家等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做进一步修改完善。 二、建设项目概况 (一)项目建设内容 昆明火车新南站出入通道工程由5条道路组成,其中2条道路为城市主干路、其余3条道路为城市次干路,其均位于昆明呈贡区吴家营片区,各条道路建设规模具体如下。 (1)祥园街 本项目祥园街西起规划道路,东止火车南站BT 通道,桩号为K0-373.29~K0+458.09,工程范围内道路长度432.29m,桥梁长度399.09m,规划红线宽度49m,为双向8车道,设计车速50km/h。 (2)祥和路 本项目祥和路北起驼峰街,南止联大街,桩号为K0+000~K1+302.87,工程范围内道路长度1302.87m,规划红线宽度50m,为双向6 车道,设计车速40km/h。 (3)火车站大街 火车站大街西起祥和路延长线南段,东止站前路,桩号为K0+000~K0+262.45,工程范围内道路长度262.45m,规划红线宽度60m,为双向2 车道,设计车速40km/h。 (4)联大街 联大街西起已建联大街东段,东止火车南站NT 通道,桩号为K0+000~K0+634.29,工程范围内道路长度634.29m,规划红线宽度60m,为双向8 车道,设计车速50km/h。 (5)站前路 站前路北起祥园街延长线,南止联大街,桩号为K0+000~ K0+507.62,工程范围内道路长度309.24m,桥梁长度198.38m,规划红线宽度30m,为单向1车道,设计车速40km/h。 本项目总投资为117145.97万元,其中环保投资4792.0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09%。 表1 工程特性表 | 序号 | | | | | | | | | 祥园街、联大街: 50km/h 祥和路、火车站大街、站前路:40km/h | | | 2 | | | 祥园街:49m 祥和路:50m 火车站大街、联大街:60m 站前路:30m | | | 3 | | | 联大街、祥园街双向8车道 祥和路双向6车道 火车站大街双向2车道 站前路单向1车道 | | | 4 | | | | | | 二、路线 | | | | | | | | | | | 火车站大街 | | | | 联大街 | | | | 站前路 | | | | | | | | | | 祥和路、火车站大街、站前路 | | | | 7 | | | | | | | 祥和路、火车站大街、站前路 | | | | 8 | | | | | | | 祥和路、火车站大街、站前路 | | | | 9 | | | | | | | 祥和路、火车站大街、站前路 | | |
(二)项目建设与产业政策及相关规划相符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中第二十二城市基础设施中“城市道路及智能交通体系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本项目建设符合《昆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呈贡新城核心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云南省公路网规划》、《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一湖两江”水环境保护相关政策、《昆明市河道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划和规定。 三、建设项目周边环境现状 (一)周边环境现状 本项目位于昆明市呈贡区吴家营片区龙潭山下,项目不涉及风景名 胜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 项目周边昆明火车新南站正在建设,其有施工粉尘及施工噪声产生。 (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根据项目的建设内容及项目区域的环境特征,本评价内容涉及环境空气、地表水、声环境、固体废物处置、生态环境等方面。其中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包括施工扬尘、施工噪声等对保护目标和关心点的环境影响,以及施工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营运期评价内容包括对大气环境、声环境的影响,工程实施对环境的有利影响。根据项目特点及所 处区域环境特征,确定本项目评价重点确定为: 施工期: (1)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2)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 (3)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运营期: (1)运营期地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2)运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2.1-2011;HJ2.2-2008;HJ/T2.3-93;HJ2.4-2009; HJ601-2011;HJ 610-2016)的有关规定,确定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及时段,评价的具体范围及对应时段详见下表。 表2 评价范围和评价时段一览表 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概述 | 内容 类型 | | | | | | | | | | | | | | 达GB3095-201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 | | | CO :0.49t NO2:0.81t 烃类物质0.08t | CO :0.49t NO2:0.81t 烃类物质0.08t | | | | | | | | | | 祥园街近期日均 CO :2.14mg/s·m NO2:0.16mg/s·m 祥园街中期日均 CO :4.16 mg/s·m NO2:0.31 mg/s·m 祥园街远期日均 CO :8.30 mg/s·m NO2:0.16 mg/s·m 祥和路近期日均 CO :1.83mg/s·m NO2:0.11mg/s·m 祥和路中期日均 CO :3.57 mg/s·m NO2:0.21mg/s·m 祥和路远期日均 CO :7.11 mg/s·m NO2:0.41 mg/s·m 火车站大街近日均 CO :1.39mg/s·m NO2:0.08mg/s·m 火车站大街中日均 CO :2.72 mg/s·m NO2:0.16mg/s·m 火车站大街期日均 CO :5.39 mg/s·m NO2:0.31 mg/s·m 联大街近期日均 CO :2.14mg/s·m NO2:0.16mg/s·m 联大街中期日均 CO :4.16mg/s·m NO2:0.31mg/s·m 联大街远期日均 CO :8.30 mg/s·m NO2:0.61 mg/s·m 站前路近期日均 CO :1.39mg/s·m NO2:0.08mg/s·m 站前路中期日均 CO :2.72 mg/s·m NO2:0.16mg/s·m 站前路远期日均 CO :5.39 mg/s·m NO2:0.31mg/s·m | 祥园街近期日均 CO :2.14mg/s·m NO2:0.16mg/s·m 祥园街中期日均 CO :4.16 mg/s·m NO2:0.31 mg/s·m 祥园街远期日均 CO :8.30 mg/s·m NO2:0.16 mg/s·m 祥和路近期日均 CO :1.83mg/s·m NO2:0.11mg/s·m 祥和路中期日均 CO :3.57 mg/s·m NO2:0.21mg/s·m 祥和路远期日均 CO :7.11 mg/s·m NO2:0.41 mg/s·m 火车站大街近日均 CO :1.39mg/s·m NO2:0.08mg/s·m 火车站大街中日均 CO :2.72 mg/s·m NO2:0.16mg/s·m 火车站大街期日均 CO :5.39 mg/s·m NO2:0.31 mg/s·m 联大街近期日均 CO :2.14mg/s·m NO2:0.16mg/s·m 联大街中期日均 CO :4.16mg/s·m NO2:0.31mg/s·m 联大街远期日均 CO :8.30 mg/s·m NO2:0.61 mg/s·m 站前路近期日均 CO :1.39mg/s·m NO2:0.08mg/s·m 站前路中期日均 CO :2.72 mg/s·m NO2:0.16mg/s·m 站前路远期日均 CO :5.39 mg/s·m NO2:0.31mg/s·m | | | | | | | | | | | | | | 施工废水经过沉淀后可回用于施工及施工场地的洒水抑尘;路面雨水经排水沟导流至沉砂池内进行处理后用于项目区洒水抑尘 | | | | | | | | | | 依托项目周边昆明火车新南站施工营地内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 | | | | | | | | | | | | | | | | | | | | 能回收利用的进行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部分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按《昆明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实施办法》的相应规定进行清运、处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加强施工机械的维修、管理,优化施工时间 | 达到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要求 | | | | | 昼间≤70dB(A) 夜间≤55dB(A昼间≤60dB(A) 夜间≤50dB(A | 采取道路两侧设置绿化带、禁止汽车鸣笛、保持道路畅通 | 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4a类标准 |
五、环境保护的对策措施及效果 (一)环保对策措施 表3 对策措施一览表 | 名称 | | | | | | | | 1施工场地需每日洒水抑尘,尤其是施工场地和路基开挖作业面加大洒水频率。结构及装修施工阶段需采取帷幕遮挡施工,表土临时堆场用篷布覆盖。2、实行硬地坪施工。工地的场内道路和建筑材料堆放地必须硬化。工地出入口必须设置车辆冲洗、排水设施。施工场地粉(粒)状料堆应尽量选在避风处,并对其进行遮盖,防止大量扬尘产生。 | 施工期通过加强施工管理,并采取本环评提出的防尘措施,施工场地扬尘对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很小,同时其对环境的影响也将随施工的结束而消失。 | | 1加强施工现场运输车辆管理。2项目使用应选用油耗低、效率高、废气排放达标的施工机械;加强管理,运输车辆必须尾气达标。 | 施工机械废气属低架点源无组织排放性质,具有间断性产生、产生量较小、产生点相对分散、易被稀释扩散等特点,一般情况下,对环境空气的影响轻微。 | | 1使用预拌混凝土及沥青。禁止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不设置沥青拌合站。2本项目为城市市政道路,为了切实降低沥青烟对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商品沥青在运输时应采用全封闭式装置,在进行路面铺装时也采用密封式加热铺装装置。 | 道路路线短,施工量小,道路铺装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烟是微量的,可通过大气扩散得到稀释,因此,项目施工区产生的沥青烟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 | | | 1拟建道路建成后,全路段路面硬化,将使道路两侧的扬尘污染得到根本的改善。2加强对道路的养护,使道路保持良好运营状态,减少塞车现象发生。3道路两侧切实做好绿化工作,以建设低矮灌木、高大的阔叶树木相结合的立体绿化林带为主,将其建设成为景观道路的同时,也充分发挥其隔声降噪、除尘,减缓汽车尾气影响的作用。4执行环境空气监测计划,根据监测结果确定采取补充的环保措施。 | 道路红线外200m范围内,污染物高峰小时浓度及日均浓度均能够达到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 | | | | 1建设施工废水沉砂池及运输车辆清洗池,废水经沉淀后回用于场地洒水降尘。2桥梁工程施工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避免桥梁基础施工对周围水体的影响。 3设置排水沟,将施工废水导流至沉砂池 | | | | 1在设计、建造和运行中,加强管理,保证管网的正常运行;制定紧急事故预案,防止问题出现时造成不良后果。2运营期应加强对污水管线进行检查,以便于及时发现管线的渗漏情况,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因污水管网的渗漏造成对地下水污染的可能。3加强排水系统的维护,定期进行排水系统的清淤,以确保降水畅通排泄。4规划道路的雨污管网与周边各个排污单位的排污口对接关系,预留好雨污管道的排污口,同时与周边待建或已建企业的雨污口的对接关系。 | 地表水环境质量保持《地表水环保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 | | | | 1施工单位应加强管理,禁止随意堆弃垃圾。2在运输过程中严格管理,杜绝沿途抛洒,造成二次污染。3内进行,按指定路段行驶。车辆运输散体物和废弃物时,运输车辆必须做到装载适量,加盖遮布,出工地前做好外部清洗,沿途不漏泥土、不飞扬。4本项目建筑垃圾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第139号令《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及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昆政办〔2011〕88号中相关规定,集中处理,分类收集并尽可能的回收再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按照《昆明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实施办法》的相应规定进行清运、处置。 | 施工期固体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置,处置率100%,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小 | | | 在道路运营期,应按市政道路绿化工程设计要求进一步完成道路的各项绿化工作,科学合理地实行草、花类与灌木、乔木相结合地立体绿化格局,特别是土质边坡在施工后期应进行绿化工作,以达到保护路基边坡稳定,减少水土流失,减少道路路面径流冲刷等目的。配合环卫部门和城市绿化部门对道路全线进行养护和沿线的垃圾进行收集,清扫、集中处理。 | 固体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置,处置率100%,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小 | | | | 1认真执行昆明市人民政府第72号《昆明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2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工艺; 3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高噪声作业尽量安排在白天,禁止在22∶00-06∶00时段施工。4加快施工进度,合理安排工期;5为了降低噪声影响,施工路段禁止连续长时间鸣笛,夜间车辆行驶禁止鸣笛。 | 施工期间的噪声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 | | 1严格执行昆明市人民政府第59号令《昆明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道路沿线开发建设过程中,应按照规划要求退让距离。2加强机动车管理,严格执行限速和禁止超载的交通管理要求,从源头上减轻交通噪声,严格限制车况较差且噪声大的车辆上路,以减少交通噪声扰民问题。3做好道路养护工作,维持路面平整,保证道路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尽量降低道路摩擦磕碰噪声源强。4道路沿线做好绿化设计,重点增强绿化降噪效果。5在运营期远期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体育馆)、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教学楼和云南衡水中学教学楼靠近道路一侧安装隔声窗。 | 道路两侧内的特殊敏感目标及道路两侧35m区域外的噪声执行《声环境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道路红线两侧35m内执行《声环境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 | | | | 1砂石料均外购,不自行开采,施工方应向环保手续齐备的企业购买,不得购买无开采资格的企业外售的砂石料。2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水土保持措施,确保达到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做好挖填土方的合理调配工作,临时弃土堆放点应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在降雨期间挖填土方,以防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污染水体、堵塞排水管道。3路段中间及旁侧的花草树木需做好移栽保护工作,不必全部破坏重新种植,而是暂移种,按设计补植为好。施工过程应注意保护相邻地带的树木绿地等植被。4施工期道路建设尽量在红线范围进行。5施工期,形成一片“废墟”状,要有次序地分片动土,避免沿线景观凌乱,减少景观污染。6在满足工程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节省占用土地,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工程结束后即使清理施工现场,撤出占用场地,恢复原有道路及绿化。 | 减少和降低因工程建设和公路运营给城市生态和城市景观到来的破坏 | | | 1绿化树种要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2采用乔灌草多层次的立体绿化模式;3道路绿化率满足《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 |
(二)环境监测计划 表4 项目环境监测计划表 | 实施阶段 | | | | | | | | | | | 1天/次,路面施工阶段监测1 次,每次监测昼、夜噪声 | | | | | | | pH、SS、COD、石油类、BOD5、NH3-N、TP | | | | | | | | |
六、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本项目是昆明火车新南站的配套工程,由祥园街、祥和路、火车站大街、联大街和站前路组成,其中祥园街和联大街为城市主干路,祥和路、火车站大街和祥和路为城市次干路。道路建成后将为昆明主城区与呈贡新区及昆明新火车南站之间的联系提供便捷的通道。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昆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呈贡新城核心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云南省公路网规划》、《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一湖两江”水环境保护相关政策、《昆明市河道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划和规定。工程建设用地不在滇池水体保护区内,也不属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区域,选址较为合理。本项目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为施工期施工噪声及扬尘、营运期交通噪声和汽车排放的尾气,但通过采取各项噪声治理措施及管理措施后,施工期的噪声及扬尘影响值可降至最低,营运期的交通噪声和尾气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运营期环境影响、社会影响等问题均可采取措施得到控制或减缓,从环境影响的角度评价,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七、公众参与方案 1、网络信息公示 2、问卷调查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环发 [2006]28 号文)规定,为了解社会各阶层人士对昆明火车新南站出入通道工程的看法,公众参与的对象涉及项目所在地的社 会团体、当地居民。本次公众参调查问卷共计90份,其中社会团体 10 份,个人 80 份。 本项目公众参与问卷调查由项目建设方负责实施,应用社会学的 问卷调查方法进行公众参与调查。之后由环评单位对问卷及反馈信息 予以整理、汇总和统计,并对公众意见进行归纳、讨论和评估。公众可在调查表中反馈自己的真实意见,或者电话联系相关人员即时反馈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或者可以通过发送电子邮件、传真、信函等方式,向建设单位、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反映关于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相 关的意见和建议。 八、建设单位、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联系方式 1、建设单位概况 建设单位名称:昆明新投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地址:昆明市呈贡区朝云街与祥和路交叉口 建设单位联系人:黄翎 建设单位联系方式:0871-67495593 2、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概况 环评机构名称:湖南美景环保科技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环评机构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芙蓉中路二段359号佳天大厦南栋32E房 环评机构联系人:顾德顺 环评机构联系方式:0731-842278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