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上海市虹口区土地发展中心委托,上海纺织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于2024年8月~9月开展新建南何支线西侧公共绿地工程项目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工作,以识别地块以及周围区域在当前或者历史生产活动是否产生可能的污染源,确定地块内土壤和地下水是否存在污染。 地块基本信息:新建南何支线西侧公共绿地工程项目地块,位于三门路与南何支线交汇处南北侧,东至南何支线,南至凉城路,西至江湾派出所、虹口区彩虹湾老年福利院、上海市第五中学、虹口实验幼儿园,北至虹湾路。项目地块整体分为南部和北部两个区域。其中南部占地面积为7232.44m2,北部占地面积为2389.71m2,总占地面积约9622.15m2。 地块历史及现状:前期资料收集分析、现场踏勘及人员访谈工作于2024年8月~9月进行。根据前期资料搜集调查表明,该地块历史及现状用途主要为农田、道路、河流、上海第二纺织机械厂(工具间和成品仓库)、上海巴马格机械有限公司部分区域、上海材料研究所华特机电材料公司部分区域、日申羊毛衫厂、黎达时装定型厂部分区域、沪江喷射真空泵厂部分区域、新兴锁厂部分区域、新亚出租车公司四分公司部分区域、建筑工棚(施工人员临时办公休息)、违章车辆临时停放处及闲置空地。 地块未来规划:本地块未来规划为公共绿地(G1)(不作为GB 50137-2011中规定的公园绿地中的社区公园和儿童公园用地等),属于《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中规定的第二类用地。 地块周边历史及现状:地块周边500m内历史及现状主要为宅、农田、街边商铺、河流、道路、临时工棚、上海第二纺织机械厂、上海巴马格机械有限公司、上海材料研究所华特机电材料公司、黎达时装定型厂、新兴锁厂、沪江真空泵厂、新亚出租车公司四分公司等。 2.布点采样 项目组于2024年8月8日~2024年8月11日进行现场施工和采样工作,采用专业判断法,在地块内布设了10个土壤和地下水复合采样点,同时在地块外布设1个土壤和地下水复合采样对照点,钻孔(建井)深度为6 m。采集土壤样品43个(包括土壤对照样品3个、土壤平行样品5个),采集地下水样品13个(包括地下水对照样品1个,地下水平行样品2个);质控样品9个。 3.分析指标 各介质样品的检测项目包括pH值,《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基本项目45项,其他项目20项(锑、铍、钴、钒、挥发性有机物4项、半挥发性有机物10项、石油烃类1项、氰化物1项)。 4.调查结论分析 根据本地块样品的实验室检测分析结果,得到如下调查结论: (1)土壤样品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采集土壤样品43个(包含5个土壤平行样样品、3个土壤对照样样品)。所有检出因子的浓度值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第二类用地筛选值。 (2)地下水样品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采集地下水样品13个(包括2个地下水平行样样品、1个对照样样品)。地下水样品pH值为7.4~8.7;共检出8种重金属(砷、镉、铅、铜、镍、锑、钴、钒),6种挥发性有机物(三氯甲烷、1,2,3-三氯丙烷、1,2-二氯乙烷、二氯甲烷、邻-二甲苯、间,对-二甲苯、1,2-二氯丙烷),2种半挥发性有机物(苯并(k)荧蒽、苯并(a)芘)和石油烃(C10-C40)。砷、镉、铅、铜、镍、锑、钴、5种挥发性有机物(三氯甲烷、1,2,3-三氯丙烷、1,2-二氯乙烷、二氯甲烷、邻-二甲苯、间,对-二甲苯、),2种半挥发性有机物(苯并(k)荧蒽、苯并(a)芘)的检出浓度值均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IV类标准限值,钒、石油烃(C10-C40)的检出浓度值低于《上海市建设用地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筛选值补充指标》(沪环土〔2020〕62号附件5)第二类用地筛选值,点位GW-6的1,2-二氯丙烷的检出浓度(607µg/L)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IV类标准限值9.12倍。 根据地块未来规划以及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结果,该地块地下水环境质量不满足第二类用地的开发要求,须进一步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细调查和风险评估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