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道长吉公路(北线)土门岭至吉林段改建工程第一次公示信息
一、项目名称及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省道长吉公路(北线)土门岭至吉林段改建工程
2.建设性质:改建
3.建设单位:吉林市交通运输局
4.工程概况:
路线走向:本项目建设起点位于在建的长春至吉林公路(北线)兴隆山至土们岭段一级公路终点—土们岭镇,经左家镇、瓦盆窑、黄花甸子、唐家屯,在桦皮厂镇南绕,经瞿家窝堡、桥家屯、永胜村、曹家西岭、大红土村、张久屯等,与吉林市城市主要道路越山路及和平大路相接。主要沿现有土们岭至吉林段原有二级公路建设。工程总投资10.278亿元,本项目计划于2011年开工建设,建设期3年,2014年投入使用。
主要技术指标:推荐方案建设里程为50.004km,推荐采用设计速度为80km/h的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路基宽度为21.5m,路面宽度为15m。全线共设大桥1座,长127m;中桥2座,长118m;小桥7座,长121m。无隧道工程。
二、本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①主要环境影响
社会影响:项目建设对地区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居民生活质量、土地资源占用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废气、废水、噪声:工程在施工期间会产生扬尘等粉尘,营运期间行驶的车辆会产生汽车尾气;施工时道路施工人员将产生一定量的生活污水;施工机械将产生施工机械噪声,营运车辆将产生交通噪声;
固体废物:施工时将产生一定量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等;
生态影响:道路施工时将不可避免地占用部分土地、破坏现有植被、拆迁一定量的建筑物等,可能会对沿线生态环境及居民的生活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②主要治理措施
废气治理措施:建筑材料运输车辆加盖蓬布、施工现场定期洒水、拌合场设在居民区主导风向下风向500m以外,汽车采用无铅汽油;
噪声治理措施:合理安排施工场地和施工时间、高噪声作业区远离环境敏感区、尽量选用低噪声振动设备、在居民区附近严禁夜间施工、必要时设置移动声屏障,营运期尽量控制噪声源、噪声敏感点处设计安装隔声设施来控制噪声污染;
生态影响减缓措施:改进施工方式以减少路基施工对地表的破坏,施工结束及时复垦,并做好公路沿线绿化,将公路沿线的水土流失降至最低;
社会影响减缓措施:依靠当地政府做好征地、拆迁工作,合理支付补偿费用,要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利用现有道路做为施工运输道路时,施工过程中要经常维护路面整洁,被损坏的路段要及时修复;
水环境治理措施:施工时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管理,避免各种油污的跑、冒、滴、漏。加强施工人员营地的管理,防止生活污水对水环境的污染。
三、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本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显著的,若能按照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所提的环保治理对策建议和要求实施,保证项目的“三同时”,是可以做到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因此,从环保角度分析项目是可行的。
四、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从环保角度出发,是否支持工程建设;项目对环境质量造成的危害(影响程度较大、小或无);对项目的其它意见。
五、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采用通信及电话联系等方式进行。即日起10个工作日内(信函以邮戳日期为准),公众可采取向公示指定地址发送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发表对工程及环评工作的意见和看法,发表意见的同时请提供详细的联系方式,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将在本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真实记录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公众的宝贵意见、建议向项目的规划单位、设计单位和政府环保部门反映。
时 间:2011.3. 3~2010.3.12
六、 环评单位情况
环评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田 卫:tw5542268@163.com
2011年3月16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