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Eiafans.com_环评爱好者 返回首页

jackyson1999的个人空间 http://www.eiafans.com/?27586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四川某考生的分析值得借鉴

热度 13已有 578 次阅读2009-9-22 08:23 |个人分类:转载的日志|

近日,在网上看到一位得分87的四川考生,参加完2009年的考试后写下了如下一段解析。
写得不错,值得搞环评的人好好思考。 对那些不搞环评,只想考试的人一个提醒,环评基本功常在实践中得到答案。。。。。。,不信请看案例分析的过程,你就知道,这些在课本上是没有的。。。。。
 
 
我是这样通过案例考试的(四川考生,案例87)
本帖最后由 devil028 于 2009-9-17 11:10 编辑

成绩出来了,考的还不错,主要原因在于自己生态题答得不错,计算题错了2个小题。
大家都在说生态题估分和实际差距很大,明明自己感觉答得很全,结果得分很低,下面我淡淡自己的感想以及答题的情况:
    1、多看技术方法和导则,其实案例就是考对这两门的掌握
    2、多看编制的好的报告书,这比看案例教材更好,而且最好自己理一个提纲(简本)
    3、掌握术语,也就是描述生态环境因子的要素,这就是得分点,比如生产力、生物量、土地利用格局、“三场”、地质灾害、优势度等,所以常常有人说自己答题答到了,但是没得分,其实就是没把术语写上去,哪怕答题意思表达到了!
    4、最关键的:答题方法
       其实案例分析生态题的考点无外乎3点:影响因子、影响因素及影响识别(这个在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有明显提示),通俗点就是-----活动、要素、影响,也就是说案例答题至少有这三点,才是一个完整答案。
     比如:案例第一题“采矿带来的生态问题”,很多人都答了“对植被的影响”,但是就这一条就得不到分,为什么?因为“影响识别”是由活动、要素、影响三部分组成的,正确答案应该是-----土地开挖、剥离过程中(活动)由于破坏植被、改变土地利用格局(影响)对植被种类、生产力、生物量、覆盖率等(要素)的不利影响,这才是一个完整的答案!
    其实生态题都应这样达,因为阅卷人不一定做过环评,他只会对照环保部给的一个标准进行阅卷,而阅卷标准就是一些在技术方法、导则里面出现过的一些术语与文字!!!
     5、其他还有很多,在此也说不完,只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谢谢大家


   昨天整理了一下,先把第一道题自己的答案写出来,可能有不全之处及商榷之处,请大家参考,本人答案绝非一定完整、正确,很可能有不妥之处,供大家交流,指正!!
      另外在括号里我写出了答案出处,也就是所谓生态用词、答题言语在课本中可以找到的句子。。。注:这是个人总结的哈!!大家参考一下


问题:
1、应从哪些方面分析地表清理、岩土剥离引起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2、露天采场运营期的主要水环境影响有哪些?
3、给出尾矿库区植被现状调查内容。
4、简述运营期尾矿库对环境的主要影响。
5、尾矿库建设是否涉及居民搬迁?说明理由。



1
1
)地表清理,破坏植被,区域改变土地利用格局对植被(灌木)生物量、生产力、物种、覆盖率的影响(源自污染导则及技术方法生态影响196页)
2
)地表清理,破坏耕地,对农业生产力的影响;(源自非污染导则
)
3
)由于岩土剥离,改变地表应力,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源自非污染导则
)
4
)由于对区域土地利用格局的改变,改变动物生境,对动物种类、数量及活动的影响(源自技术方法生态影响一章
)
5
)废石堆存对景观影响(源自技术方法景观影响一章
)
6
)剥离废石堆存产生的破坏植被、水土流失

7
)地表清理,破坏地表植,将被加剧区域水土流失程度。(源自技术方法水土流失一章


2

1
)采选废水排放对地表水水质影响
2
)地下涌水排放对地表水水质的影响
3
)地下涌水对地下水水位、水量、水质的影响,以及由于地下水流失,对区域农户取用水的影响
4
)尾矿库渗滤液处理不当对地表水、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源自导则及标准一般固体废弃物填埋标准及技术方法固体废弃物影响一章219页)


3

1
)植被类型、分布
2
)各类型植被生物量、生产力、覆盖率、优势度、物种重要值
3)
是否有珍惜保护植物及古树名木,以及其分布、数量
(
源自技术方法生态现状评价一章92页)

4

1
)尾矿堆存过程中机械噪声对区域声环境的影响
2
)风吹产生形成扬尘的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3
)渗滤液处理不当对地表水、地下水的影响
4
风险事故下,溃坝对下游居民安全的影响
5
)由于尾矿堆存而诱发地质灾害
6
)对区域景观协调性、真实性、自然性的影响
7)占用土地,对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及区域植被完整性的影响
(源自导则及标准一般固体废弃物填埋标准及技术方法生态影响)

5、简单不在复述


   9月3日更新:
     其实,复习案例是一件即容易又简单的事情,案例考试可以用一句话形容“见山不见山”,也就是说如果你从没有复习过案例,也许你考试也是70分、71分;但有一天你复习了案例,但是复习不深入,你得分可能就是50、60分;到最后一天,你复习得很好,很全面,你就是80、90分;所以,绝不要以为你不复习案例可以考71分,复习2、3个月案例一定可以考80分,说不定只有50分。。。。

   案例考试我自己的答案这周一定传上,因为这几天四川考后再教育搞培训班,所以一时没时间。。。愿大家谅解。。。


  9月6日更新,再发一题
问题:
1、列出本工程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2、现有二级公路环境影响回顾性调查重点关注哪些内容?
3、为减少对河流水环境的影响,改扩建工程施工期应采取哪些污染防治措施?
4、为确保运营期饮用水源安全,对跨X河的桥梁需采取哪些工程措施?
5、结合本工程特点,提出保护耕地的措施。


1
、农作物、植被、沿线村庄、学校、 X 河、Y 河、饮用水源、水土流失。。。(较简单)

2

1
)现有公路交通噪声对沿线居民的影响程度及所采取的噪声防治措施及其实施效果;
2
)现有公路临时、永久占地对区域植被、农作物的影响情况,以及针对临时占地所采取植被恢复、耕地补偿措施及实施效果;公路阻隔对区域动物的影响情况,以及所采取的动物保护措施及效果;
3
)针对项目施工期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的治理效果,以及目前影响区域水土流失现状;
4
公众对项目建设、运行期间的满意度
5
)现有风险防范措施落实情况及实施效果
6
)工程潜在的生态问题
(源自技术导则生态验收调查一章)

3

1
)尽量利用原有桥墩,扩建大桥不新增桥墩
2
)桥墩采用围堰施工方式,产生的泥浆送至岸边堆存,上清液回用
3
)尽量在选择枯水期施工,新建桥墩尽量不涉水;
4
)合理布设岸边预制场及施工营地,施工废水及生活废水尽量回用,不外排;弃渣妥善堆存,做到不下河
5
)做好施工场地边坡护理、设排水系统等水土保持工作;
6)强化施工期环境管理,建立保护饮用水源应急预案。
(源自:技术方法生态保护措施篇章)
4

1
)设警示牌、限速标志
2
)设防撞桥栏
3
)设置完善的桥面径流水收集系统,并在桥两端设置应急事故池收集事故废水
(源自:技术方法工程分析生态部分)

5

1
)优化新建线路选线,充分利用原有线路,尽量少占耕地;优化服务区选址,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
2)合理优化新建线路设计标准,采用降低路基高度、以桥代路等措施,建设项目占用耕地数量
2
)合理优化渣场、施工营地、施工场地等临时占地,并且尽量利用废弃道路用地,少占耕地。
3
)限制工程施工范围,减少耕地破坏
4
)施工结束后,临时占地应及时复耕
5
)按照占多少、补多少的原则,进行异地耕地补偿
6)加强施工环境管理,杜绝人为破坏耕地
(源自:技术方法生态保护措施篇章,基本有原话)

    另外,在说一下,复习案例,千万不能只看一本书,一定要在分析或学习一道案例问题时学会从技术方法、导则以及法律法规中找答案,因为这些答案才是阅卷人“标准答案”的出处,上面几道题我都总结出了(考后)答案的出处;举个例子今年案例中甲苯排放那道题最后一个问“水现状调查”,其实答案在“技术方法---水环境现状一章”就有,只有结合本项目实际,就可以比较完整答题了!!

9月9日更新,不好意思,拖了几天

第三题:
1、列出运营期水文情势变化对库区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影响。
2、说明本工程建设对鱼类的影响。
3、本工程临时占地的生态恢复应注意哪些问题?提出国家二级野生植物保护措施。
4、按基本农田占补平衡原则,本工程还应采取什么措施。


1
1
水文情势变化使得水位上升,淹没植被,改变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对区域植被(特别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种类、分布、数量、生物量的影响
2
水文情势变化使得水位上升,水库淹没侵占区域动物生境,破坏栖息地及生境,对其的分布、活动、数量的不利影响
3
水文情势变化使得水位上升,淹没农田,对区域农业生产力影响
4
)水库蓄水后,导致其水文、水质、水温、泥沙情势发生改变,改变库区鱼类原有生境,对鱼类种类、数量、产卵及三场(产卵场、越冬场、索饵场)的影响。
5
)水库淹没所带来的移民安置,移民安置过程中所因占地、水土流失所带来的等生态影响
6
)水库蓄水导致地表应力改变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7
)水库淹没所带来的土地孕育化、盐碱化。
8)应区域水面变化所引发的局地气候变化的环境影响

2

1
)施工过程中,扰动水体,改变鱼类原有生境,对其的分布、活动、数量的不利影响;
2
)大坝建设后,形成库区及减脱水段区,造成库区及减脱水段水文、水温、泥沙情势改变,进而改变鱼类原有生境,对其的分布、种类、数量、生活习性及三场(产卵场、越冬场、索饵场)的影响;
3
)大坝洄游性鱼类产卵造成阻隔,改变其生活习性,破坏其产卵场,对其的分布、种类、数量、生活习性的影响;
4
)大坝建成后,形成减脱水段,使得鱼类生境部分丧失,对其分布、数量、产卵、觅食的影响;

3

1
)首先考虑恢复为耕地;表土进行保存,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生态恢复;因地制宜、因土制宜合理选择生态恢复物种;选择当地物种;
2
)对位于淹没区的保护植物采取移栽,移栽后挂牌保护;对于位于其他区域的保护植物采取移栽、挂牌保护或工程保护等措施

4

1
)尽量减少工程永久占地、减少占用基本农田
2
)优化临时占地类型,尽量不占基本农田
3
)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地及时恢复为耕地
4)进行异地生态补偿,在其他区域进行开垦土地,补偿本项目占用的基本农田。

  (以上1、2问均源于《水利水电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3、4问源于技术方法一书,生态保护及水土流失一节)

等久了。。。

915日更新内容:

归纳一下以前说的内容:

案例分析中生态题目最主要的两大块分为:生态现状评价和生态影响评价,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因为只有有了现状的一些基础指标,才可以分析一个项目建设对具体基础指标的影响及程度,而基础指标恰恰的案例考试中很重视的“生态术语”

从技术方法中我们可以知道生态现状评价实际上是二个层次的评价,既1、从生态系统层次上的整体质量评价,2、生态因子层次上的因子评价,而这2方面的评价其表征指标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生态整体性评价表征指标一般有:植被连续性、生物多样性、景观连通性、景观异质性、生态完整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等。

生态因子层次上的因子评价,就包括了植被、动物、土壤等几个生态因子,而表征这些生态因子的现状的指标各不相同,如植被的表征指标为生物量、生产力、覆盖度、种群等;动物为分布、生活习性、生境、种群等;土壤为理化性、有机质含量、酸碱性。

所以,要分析生态现状,就必须将其的表征指标量化或者定性化,也就是说,在答案例分析题目时,这些表征指标一定要论述,不然即使你写了很多都没有写在点子上。。。

注:其实上述这些内容,在技术方法、导则一书中均可以找到,大家要善于理解、归纳总结技术方法、导则,并灵活运用于案例分析中!一家之言,不对请谅解….

9月17日更新:

以上说了很多,接下来几天,我就讲一讲案例考试具体的复习方法以及复习计划,以便大家复习的时候有的放矢,事半功倍(也是个人意见哈),当然可以在这里不可能说的很细致,如果大家想了解的可以和我联系。。。

案例考试复习的方法并不是单一的,具体来说有2种2类,1、针对曾经做过环评的人,2、针对从未接触过环评的人,而就这两种类型有可以分为1、真正愿意去学习环评工作的人,为了提高自己工作能力的人;2、仅仅为了应付考试的同志。所以不同类别的同志,复习的方法也不大相同。


路过

鸡蛋
4

鲜花
8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12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回复 xdeer2003 2009-12-22 19:00
总结的很好!!!
回复 zyc32 2010-8-23 08:35
这么好的帖子,不顶太不应该了。
回复 zyc32 2010-8-23 08:35
这么好的帖子,不顶太不应该了。
回复 chiqingboy 2010-11-4 16:04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闭

热点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

联系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Archiver|环评爱好者 ( 鄂ICP备0601659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293号

关注官方公众号

GMT+8, 2024-6-1 04:32 , Processed in 0.04778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