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Eiafans.com_环评爱好者 返回首页

jackyson1999的个人空间 http://www.eiafans.com/?27586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解振华副主任在节能法全国知识竞赛颁奖会上的讲话 090305

热度 2已有 208 次阅读2009-3-7 09:44 |

解振华副主任在节能法全国知识竞赛颁奖会上的讲话
2009-03-05 14:21:24.0    国家发改委


同志们:
  为了加大《节约能源法》的宣传力度,国家发改委、全国人大财经委、人民日报社组织开展了全国《节约能源法》知识竞赛活动。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颁奖会,对知识竞赛的获奖者进行奖励。在此,我代表国家发改委对获奖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节约资源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节约资源的重点就是要节约能源资源。修订后的《节约能源法》已于2008年4月1日正式施行,节能法的修订实施,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节能意识,落实节能责任,加快形成节约环保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实现“十一五”节能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持。贯彻实施好节能法,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大家知道,全球性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冲击,为了应对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及时调整了宏观调控政策。2月23日,党中央指出,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必须把握好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抓改革、增活力,重民生、促和谐的原则,大规模增加政府投资,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做好节能工作,推进节能技术改造、推广高效节能产品,既是“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内容,也是“调结构、上水平”的重要抓手。在新一轮的投资过程中,我们更要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杜绝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上马,要以贯彻实施《节约能源法》为契机,继续加大节能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目标。
  近年来,全国上下加大了节能工作力度,采取了很多有力措施,节能成效已经初步显现,前三年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了10%以上,且下降的幅度在逐年增加;但我们面临的节能形势依然严峻,今后两年,每年单位GDP能耗要下降5%左右,任务还相当艰巨。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贯彻落实《节约能源法》,依法节能,比过去更为重要、更为迫切。为此,我们要下力气抓好以下八项工作:
  一是加大《节约能源法》宣传力度。依法节能,首先要学好法。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宣传实效;开展节能法培训;树立先进典型,曝光浪费行为,在全社会营造节能的舆论氛围。
  二是制定《节约能源法》配套法规和标准。出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条例》、《节能表彰奖励办法》等。制(修)订有关用能产品能效标准、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标准。
  三是加快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利用预算内投资、新增中央投资、财政奖励资金等加大对重点节能工程的支持力度。
  四是抓好重点用能单位节能。修订《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开展千家企业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和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落实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
  五是用市场化的方式推动节能工作。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发展节能服务产业;继续实施强制性能效标识制度,扩大实施产品种类。
  六是加大节能技术和产品推广力度。继续加大节能灯推广力度;研究制定利用财政资金推广高效节能空调、高效电机和清洁能源汽车政策。
  七是研究完善有利于节能的经济政策。利用价格、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加大对节能技术改造、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支持。
  八是加大节能执法力度。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加强考核,实施问责制;组织开展节能督查行动,依法对违法行为加大处罚力度。
  节约能源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事关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大事。节能既是责任,也是义务!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节能法,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加强节能行政能力建设。
  贯彻落实节能法,需要全民动员,人人参与,长期坚持。在座的获奖代表,是节能法宣传贯彻工作的优秀参与者,希望你们不但自己学法守法,还要带动身边的人也加入到节能的行动中来,从点滴做起,把节能工作切实落到实处。我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全民参与,把节能变成自觉行动,我们的节能工作就一定能够取得实效,我们的节能目标也一定能够实现!
谢谢大家!
    
 
[关闭窗口

1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鹤无声 2009-9-19 11:21
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事关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大事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闭

热点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

联系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Archiver|环评爱好者 ( 鄂ICP备0601659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293号

关注官方公众号

GMT+8, 2024-6-5 20:52 , Processed in 0.03982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