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Eiafans.com_环评爱好者 返回首页

jackyson1999的个人空间 http://www.eiafans.com/?27586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关于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重点

热度 2已有 231 次阅读2009-4-2 08:36 |

关于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重点
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一)加大重点工程实施力度。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循环经济和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项目,推动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大环保技术示范,做好“三河三湖”、渤海、松花江、丹江口库区及上游、三峡库区、黄河中上游等重点流域、区域水污染防治,稳步实施重点防护林、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退牧还草、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

 

  (二)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关停小火电机组1300万千瓦,淘汰炼铁落后产能1000万吨、炼钢600万吨、造纸50万吨。落实限制类和淘汰类企业差别电价政策。中央财政继续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抓紧完善循环经济促进法相关配套法规,组织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深化第二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和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支持建设一批循环经济重点项目。研究制定鼓励余热余压上网发电和“零排放”等经济政策,抓紧研究建立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健全循环经济统计制度。推进灾后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四)完善法规政策。出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条例》,加快制定或修订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强制性国家标准和主要用能产品强制性能效标准。落实企业购买节能节水环保设备所得税和节能环保小排量汽车消费税优惠政策。继续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研究制定支持高效节能空调、节能电机、节能环保型汽车推广和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等的经济政策。

 

  (五)加强目标考核和节能管理能力建设。加快完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体系,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实行严格的问责制。抓紧组建国家节能中心,健全省级节能监察机构和节能服务中心,逐步形成节能主管部门制定政策、节能中心组织实施、节能监察机构监督三位一体的节能管理体系。培育市场化节能服务机制。研究提出中国资源环境统计指标体系。继续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坚定不移地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2009年,要以深化价格、投资、财税、金融改革为重点,以改革促发展、保民生、防风险、求稳定。

 

  一是稳步推进价格改革。落实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各项政策。继续深化电价改革。适时理顺煤电、天然气价格。推进水价改革,提高排污、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环保收费标准。加快建立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二是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健全政府投资管理体制,加快推行代建制。建立健全投资项目后评价、重点项目公示和责任追究制度。规范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缩减核准范围,科学界定核准权限,严格规范核准程序。

 

  三是加大财税体制改革力度。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城建税和教育附加费等制度。改革完善资源税制度。研究推进房地产税制改革。继续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加强规范管理。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实现政府公共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有机衔接,积极推进预算公开。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方式改革。

 

  四是稳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政策性银行改革。优化市场准入审批,大力发展服务“三农”、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创新产品。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积极稳妥推出创业板,健全市场化发行机制和发债主体自我约束机制。加快存款保险制度等金融安全网建设。完善金融风险应急机制,切实防范各类金融风险。

 

  此外,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进一步完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指导和推进全国和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同时,研究抓紧制定中长期改革规划,进一步加强对改革的总体指导和综合协调。

1

路过

鸡蛋
1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闭

热点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

联系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Archiver|环评爱好者 ( 鄂ICP备0601659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293号

关注官方公众号

GMT+8, 2024-6-5 22:39 , Processed in 0.03463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