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单位已承接“四川大巴山锦祥兔业有限公司6000种兔繁育基地扩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制工作,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现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6000种兔繁育基地扩建工程 2、建设单位:四川大巴山锦祥兔业有限公司 3、建设性质:新建 4、建设地址:巴中市通江县毛浴镇迎春村 5、项目投资:3000万元 6、建设内容:新建种兔养殖圈舍4800m2,引进法国伊拉配套系祖代种兔3300只,年出栏肉兔16.5万只。扩建完成后,基地祖代种兔共6000只,年出栏肉兔共30万只。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 (一)施工期 1.废气:施工期废气主要为各类燃油动力机械施工作业时会排出各类燃油废气和土石方装卸、运输时产生的扬尘。 2、废水: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废水,主要污染物为BOD5、COD、SS。运输车辆冲洗水、混凝土工程的灰浆,主要污染物为SS。 3、噪声:各类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等施工作业时产生设备噪声。 4、固废:基础工程施工时产生挖掘的土方和建筑垃圾等。 (二)营运期 1.废气:营运期产生的废气主要包括工艺废气(恶臭)、沼气、食堂油烟。 2.废水:营运期养殖场内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兔尿液、兔舍冲洗废水以及职工生活污水。 3.噪声:营运期噪声主要来自于水泵、风机、污水处理站等设备噪声以及进出车辆噪声等。 4.固废:养殖场固体废物主要为兔粪便、病死兔及分娩物、生活垃圾、少量医疗废物、废弃包装袋。 三、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 (一)施工期 1.废气 (1)施工扬尘:封闭施工现场、定期对地面洒水、施工现场主要运输道路尽量采用硬化路面等 (2)施工机械废气、装修油漆废气:施工机械废气排放量小,属间断性排放,且施工场地扩散条件良好,能够达标排放;油漆废气属无组织排放,且油漆废气排放周期短,作业量较小,施工单位在采用环保型油漆、加强室内的通风换气情况下,装修施工产生的油漆废气可实现达标排放。 2.废水 (1)施工人员生活废水:利用周围农户厕所收集后,外运做农肥。 (2)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池处理后全部回用。 3.噪声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午休(12:00~14:00)和夜间(22:00~06:00)禁止使用高噪声机械设备,杜绝深夜施工噪声扰民,另外,对施工场地平面布局时应将施工机械产噪设备尽量远离农户。 4.固废 (1)生活垃圾:袋装收集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交市政环卫部门清运处理,做到“日产日清”,同时对堆放点定期喷杀菌、杀虫药水,减少蚊虫和病菌的滋生。 (2)建筑垃圾:妥善堆放、及时处理,最终运送到环卫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堆埋场。 (二)营运期 1.废气 (1)恶臭:通过保持兔舍的清洁和干燥;加强兔舍消毒措施;加强舍内通风;兔舍下的收集池内的粪污即产即清;污水处理装置密闭运行等治理措施,厂界臭气浓度均能够满足《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中的规定值。 (2)沼气:本项目沼气主要用于厂区食堂燃料等。 (3)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净化效率不低于85%)净化处理后达标排放。 2.废水 (1)雨水 本项目实施雨污分流,雨水经养殖场内雨水沟渠收集,经周围沟渠就近汇入地表水体。 (2)污水 本项目污水处理采用“格栅+调节+厌氧+沉淀+消毒”工艺处理达《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表3中相应标准后用于周边农田施肥,不外排。 3.噪声 密闭养殖,墙体隔音,且养殖区周围为大面积的山林,易于降噪。 4.固废 (1)兔粪:外售用作农肥 (2)病死兔及分娩物:设置3个安全填埋井进行安全填埋 (3)医疗废物:设置医疗废物暂存间,医疗废物暂存于此,定期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4)生活垃圾:生活垃圾袋装集中收集后送至当地生活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理。 (5)废包装材料:收集后全部送至废品回收站做回收利用。 四、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要点 项目建成后不改变地区环境质量现状。项目运营后,若采取上述环保治理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三废”污染物排放,严格做到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项目从环保角度考虑,项目建设可行。 五、项目建设单位及评价单位联系方式 1、建设单位情况 单位名称:四川大巴山锦祥兔业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巴中市通江县诺江镇城南长城驾校下行50米家佳乐生态苑二楼 联 系 人:谭老师 联系电话:13508253455 2、环评单位情况 单位名称:四川省国环环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3239号) 单位地址:成都市锦江区锦华路三段汇融国际E座18楼 联 系 人:刘工 电 话:18380444496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位于评价区域内的周边居民及相关人群。 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公众对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是否满意;公众对该拟建项目的了解程度;公众是通过何种途径了解本项目的;公众在了解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后对该建设项目持何种态度;公众对该建设项目环保方面有何建议和要求。 七、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公众可以在本公告发布后的10个工作日内,以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或者其他便利的方式,向建设单位或者环境影响评价单位提交书面意见。 八、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自公示之日起10个工作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