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envir 于 2012-6-9 15:05 编辑
很喜欢看中央二台的《鉴宝》,故一直思考国内早期环评的“模样”,是否也有哥窑般的传世精品,先贤们当年如何“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结绳记事”,以至可以修筑21196.18千米长的万里长城。借论坛成立六周年之机,建议举办“中国最早环评报告”征集活动,让民间互晒一下压箱底的“古典”作品,这些“作品”在完成既定历史使命之后,是否集备了时代的睿智,散发出岁月的芬芳。若收集到的“作品”足够多,不妨在坛子里增设一个“环评博古架”专版,鉴古而知今,察往而思来,尝有志者“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宏愿。
先抛第一块砖:
《仪征化纤工业联合公司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完成时间:1983年)
建设规模:仪征化纤工业联合公司一期工程投资总额10亿元,投产后年产涤纶短纤维12万吨,聚酯切片6.3万吨,废丝、废切片、二甘醇等副产品6800吨。工程占地700公顷(含二期),生活区占地180公顷,一期工程厂区定员6000人,生活区按35000人规划设计。
环评概况:江苏省基本建设委员会于1981年11月委托江苏省卫生防疫站主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成立了由江苏省卫生厅、仪化公司、省环境保护局、省卫生防疫站等组成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环境评价报告编写组。环境影响评价参加单位包括:江苏省卫生防疫站(主持)、南京大学气象系、地理系、华东水利学院水港系、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地下工程系、南京师范学院生物系、南京农学院畜牧兽医系、扬州地区卫生防疫站、扬州市卫生防疫站、仪征县卫生局、仪征县卫生防疫站、仪征县气象局、交通部南京航政分局港务监督、上海计算所、冶金部建筑研究院等,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署名参加人员共172人。1981年12月至1982年2月,在大量调查研究和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了环评总体方案和11个专题调查、评价方案及电视录像摄制计划。1982年3月至1983年2月,开展现场监测、实验室分析和模拟实验等调查研究工作。1983年3月至1983年7月,重点开展数据处理、评价图表编制、专题评价报告编制等。1983年8月,全体编写人员集中编写并讨论通过各专题调查评价报告和综合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共历时一年十个月,参加调查、监测和评价的单位共有70多个,工作人员共300多人,共采集各类样品5万多个,获得观察数据20多万个,分析检测数据30多万个。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