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产业政策与规划相符性 本项目为商住小区建设项目,项目用地及建设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规定,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不相违背。 本项目选址规划用地为居住用地,与盘锦市双台子区分区规划相符。 2 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区域各项大气污染物监测指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区域项目厂界噪声昼间、夜间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和4a类标准要求。 3 工程分析结论本项目为盘锦向阳小区平房区改造项目(锦上阳光)工程,主要为住宅、商业网点、幼儿园、会所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规划总占地面积为100645m2,总建筑面积为286000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53400m2,包括住宅建筑面积217350m2,商点建筑面积21860m2,会所(综合楼)2000m2,物业用房300m2,社区用房300m2,幼儿园1500m2,地上车库建筑面积10090m2。地下建筑面积31600m2,包括人防建筑8000 m2。半地下自行车库建筑面积1000m2。建筑密度29%,容积率2.5,绿化率10.5%,总停车位900个,其中:地上270个,地下630个,总户数2409户。根据项目特点,本环评工程分析从施工期和营运期两个阶段进行分析。 施工期将产生扬尘、废气、废水、固废及噪声,其中施工扬尘与噪声为关注重点。 营运期主要影响为居民住宅油烟、汽车尾气、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噪声。 外环境对本项目小区影响的主要因素为交通噪声对小区的影响。 4 污染防治措施及环境影响结论4.1施工期⑴ 施工期针对扬尘,在施工场界四周建设围墙;对道路进行硬化处理,同时采用湿法作业;水泥等堆放于料棚中;对运输车辆采取限速、覆盖措施,等等,对环境影响不大,且施工结束后影响消失。 ⑵ 施工期产生的建筑污水经沉淀池处理,施工人员的生活废水经化粪池、隔油池处理,采取一定的防雨淋措施,注意文明施工,快速施工,确实落实污染防治对策,可避免施工对市政下水的污染。 ⑶ 施工期土方部分回填,大部分固体废物及时向有关管理部门申报,及时清运、处理,运输中车辆做好封闭措施,对环境影响很小。 ⑷ 本项目建设不采用打桩机,所有桩基均为灌注桩,同时对高噪声设备采取降噪等措施,对周围声环境影响可接受。 4.2 营运期⑴ 项目单位垃圾采取有效的密闭或覆盖,经常清理冲洗等措施消除废气的影响。 ⑵ 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排入城市下水管网,后入盘锦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废水达标可排放。 ⑶ 生活垃圾等集中收集后由市环卫部门处置,对环境的影响不大。 ⑷ 项目单位将水泵、风机等高噪声设备安放在地下设备房及屋顶机房层,并采取降噪等措施;住宅内实行车辆禁鸣管理,加强车辆进出管理。项目建成后对区域声环境影响不大。 ⑸ 设计上控制小区内照明灯具光线不射入居民住宅窗户内,且采用小功率灯具,则小区照明对居民影响不大。 4.3 外环境污染防治及风险防范措施⑴ 利用绿化控制噪声:在小区周边邻街建一定宽度的绿化带,并依地势对小区内部进行合理的绿化布局,既起到了吸声、降噪的作用,又能阻挡扬尘,美化环境。 ⑵ 采用双层窗:采用单层窗的室内噪声仅比室外低10~15dB (A),如采用中空双层玻璃窗,室内噪声可降低20~25dB(A)。 ⑶ 房间内合理布置:临街住宅房间的合理布置也是十分重要的。朝向道路一面的房间,应设计为厨房、卫生间、走廊、楼梯等,噪声影响较小的房间则作为居住室。另外,靠近电梯一侧尽量不设置主卧室。 5 生态环境影响及居住环境适宜性项目施工期对区域城市生态环境影响较小;采取绿化措施可达到低碳减排目的。 项目建成后,建设地将变为一个花苑住宅区,将对改善该地区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改变城市面貌等起到积极作用。本项目建成后将达到智能化较先进的水平,为人们提供较舒适型、超前型的生活空间,给人们衣食住行更多的方便。 环评要求项目应建设成起点高、环境友好低碳减排型的绿色环保住宅小区。 6 总量控制根据本项目排污特点和《辽宁省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排污总量控制暂行规定》(辽环函[1997]166号)精神,确定本项目的污染控制因子如下: 废水:CODCr、NH3-N; 项目污染物排污总量为: CODcr:97.0t/a;NH3-N:9.7t/a。 总量控制按照辽宁省环保厅要求按污水处理厂出水指标计算净排量,因此,本项目总量控制指标建议为: CODcr:17.3t/a;NH3-N:2.8t/a。 7 总结论综上所述,项目建设与国家产业政策不相违背,选址符合盘锦市双台子区分区规划;施工期扬尘、噪声以及运营期废气、污水、噪声等不利影响,通过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同时加强施工期环境监理和运营期环境管理,其环境影响可减少到最低程度,不会改变当地环境质量。在落实本环评所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项目建设可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