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Eiafans.com_环评爱好者 返回首页

烟花易冷的个人空间 http://www.eiafans.com/?134408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平顶山十一五规划

热度 5已有 453 次阅读2010-3-18 15:10 |

   

    言.

第一章  发展基础.

第一节  “十五”回顾.

第二节  发展环境.

第二章  战略任务.

第一节  发展思路.

第二节  发展目标. 10

第三章  培育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 12

第一节  培育壮大主导产业. 12

第二节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15

第三节  培育优势企业集团. 17

第四节  优化工业经济布局. 17

第四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1

第一节  优化农业结构. 21

第二节  推进农业产业化. 23

第三节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23

第四节  健全农村服务体系. 25

第五节  发展劳务经济. 26

第五章  提升城镇化水平. 27

第一节  合理构筑城镇体系. 27

第二节  健全城镇发展机制. 28

第三节  优先发展中心城市. 29

第四节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31

第五节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32

第六章  全面发展服务业. 34

第一节  旅游产业. 34

第二节  文化产业. 35

第三节  商贸物流业. 36

第四节  其他服务业. 37

第七章  深化改革开放. 38

第一节  转变政府职能. 38

第二节  加大体制创新力度. 39

第三节  发展开放型经济. 41

第八章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42

第一节  环境保护. 43

第二节  生态建设. 44

第三节  循环经济. 45

第四节  资源节约. 46

第九章  实施科教兴平和人才强市战略. 49

第一节  推进自主创新. 49

第二节  发展教育事业. 51

第三节  建设人才队伍. 52

第十章  构建和谐社会. 54

第一节  人口. 54

第二节  文化体育. 55

第三节  医疗卫生. 56

第四节  社会保障和就业. 56

第五节  安全生产. 58

第六节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 58

第十一章  规划实施保障. 60

第一节  分类指导. 60

第二节 经济政策. 61

第三节 组织管理. 62


 

    言

十一五时期(2006-2010)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十一五”规划是在我国确立科学发展观和实施促进中部崛起重大战略的宏观背景下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本《纲要》根据《河南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平顶山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的要求,把握发展大势,突出发展主题,阐述了“十一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意图,提出了体现时代特征、反映群众意愿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发展基础 第一节  “十五”回顾

“十五”(2001-2005)期间,全市上下围绕“十五”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实施二次创业,打造经济强市,紧紧扭住发展第一要务,克服非典疫情,排除洪涝灾害,抢抓发展机遇,在发展中顺应调控,在调控中谋求发展,实现了国民经济较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跨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2005年,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达到558.3亿元,是2000年的2.1,“十五”年均增长11.7%,高出计划3.7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1356元,比2000年增加5676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9.1亿元,是2000年的2.7,年均增长21.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完成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6亿元,是2000年的1.7倍,年均增长11.6%。五年新增外商投资企业53家,实际利用外资1.4亿美元;2005年完成外贸出口2.1亿美元,年均增长33.2%

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15.152.432.5演变为12.060.427.6。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经济作物和畜产品比重不断上升,畜牧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9.5%,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产业化基地分别发展到197家和280个。平煤十三矿、神马10万吨尼龙66盐、舞钢西气东输管线钢等750个工业项目建成投产,限额以上工业销售收入由2000年的170亿元提高到516.7亿元;支柱产业进一步壮大,平煤集团销售收入超百亿,化工、机电、食品等主导产业迅速崛起,占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0%。服务业稳步发展,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得到加强;房地产、社区服务和信息中介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旅游业正在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总收入突破10亿元。县域经济不断壮大,六县(市)经济总量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4.2%

固定资产投资实现新突破。“十五”全社会累计完成投资496.2亿元,年均增长23.6%,高出“九五”平均水平12.1个百分点。许平南、洛平漯高速公路以及一批干线公路的建设,结束了我市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极大地改善了交通区位条件。孤石滩、昭平台、白龟山水库除险加固、灌区配套和田岗水库复建等一批水利工程的兴建,为全市农业生产和安全防汛提供了有力保障。蓝光电厂等矸石发电、热电联产机组建成投产,增加了电力的有效供给。五年间新增高速公路158公里,有效灌溉面积21.7万亩,发电装机容量23万千瓦, 正在建设姚电四期等190万千瓦发电机组。

城市面貌发生新变化。老城区改造力度进一步加大,建成区面积由2000年的46平方公里拓展到56平方公里;新城区建设初具规模,7.6平方公里起步区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市政大厦、平顶山工学院、平顶山学院新校区相继建成投入使用,0375首府、建业森林半岛和部分进区单位办公大楼进展较快,湖滨中段景观带已具雏形。实施了老城区道路综合整治改造工程,拓宽美化了迎宾大道、高阳路和新城区快速通道,城市通行能力有所改观;新建了一批城市广场、游园,现代气息明显增强。加大城乡绿化,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451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29.1%,人均公共绿地4.27平方米。兴建了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市区日供水能力达到74万吨、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25万吨、燃气普及率达到87%。城镇功能不断提升,城乡面貌发生较大变化,城镇化率达到35%

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政府机构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中心高效运转。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初步建立,国有企业改革逐步深入,13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90%国有中小企业实现了退出国有,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市、县、乡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分流安置工作基本完成。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制度全面推开。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成效明显,社会诚信建设得到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天瑞、汇源、中加等民营企业快速成长,非公有制经济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1.5%

社会事业实现新发展。“科教兴平”战略稳步推进,累计投入市级科技三项费用3714万元,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5%。实施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平顶山工学院、平顶山学院完成“专升本”,实现了我市本科院校“零”的突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医疗救治体系和疾病防控体系进一步健全,市县两级防疫站建设基本完成,52所乡镇卫生院改建完工,平均每千人拥有病床2.6张,医生1.2人。市文化中心、广电中心等一批基础设施投入使用,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新闻出版业取得长足发展。资源整合取得阶段性成果,生态建设加快推进。人口规模得到有效控制,人口自增率5.1‰。

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新提高。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8723元和2688元,年均增长12.7%6.4%。储蓄存款余额326.8亿元,年均增长18.6%,比“九五”期末增长1.3倍。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3.4平方米,人均预期寿命73.47,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降至37.2%46%。“两个确保”和城市“低保”较好落实,实现了应保尽保,足额发放,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五年控制在4%左右。在全省率先创办了“爱心超市”,农村计生户生活补助开始发放。

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成就。依法治市工作顺利推进,公民法制意识进一步增强。行政效率明显提高,科学决策机制进一步完善。基层民主继续扩大,政(厂)务公开制度进一步健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总体上看,“十五”时期,是我市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城乡面貌发生较大变化、人民群众得到较多实惠的时期。“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站在了新的战略起点上。

第二节  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在中原率先崛起的关键时期。分析把握经济发展环境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着历史性机遇和有利条件。一是我国已步入工业化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旺盛,将为我市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提供良好机遇和广阔空间。二是东部沿海资本向中西部流动逐步加快,正在寻找新的发展平台,我市地处中原,承东启西,有利于我们发挥能源、劳动力等比较优势,主动承接东部地区和武汉经济圈的辐射,进行产业对接。三是促进中部崛起和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逐步实施,有利于破除体制障碍,发挥互补优势,加强产业协作,实现一体化发展。四是焦枝铁路贯穿南北,孟宝铁路连接东西,境内许平南、洛平漯十字交叉的高速公路网络已经形成,郑石、洛南高速已经开工,交通区位条件明显改善,城市发展空间得到有效扩展。五是工业基础较好,优势企业较多,平煤、神马、舞钢、姚电、平高、天瑞等一批大中型企业在国内举足轻重。加之煤、盐、铁、水等自然资源富集,为我市今后加快发展奠定了雄厚基础。

同时,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一些需要着力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城市间、产业间资金、人才等发展要素和市场空间的竞争加剧;二是经济发展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农业产业化程度低,高技术产业比重小,服务业发展缓慢,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滞后,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三是对外开放水平低,招商引资规模小,拉动经济增长的重大项目不多,借助外力求发展的能力还比较弱;四是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环境生态治理任务艰巨,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任重道远;五是城乡部分居民收入增长缓慢,贫富差距有所扩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社会就业压力增大;六是体制机制等深层次矛盾亟待解决,各项改革仍需不断深化。

总之,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只要我们积极应对,趋利避害,把握好加快发展的有利时机,战略谋划科学,发展方向明确,政策措施有力,就能乘势而上,推动经济社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二章  战略任务 第一节  发展思路

经过“十五”期间的努力,我市经济发展站在了新的战略起点,进入了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加快经济转型、促进统筹协调发展的新阶段。在新的发展时期,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要大力扩大消费和出口,促进经济发展由投资拉动为主向投资与消费、出口拉动并重转变;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经济发展由工业推动为主向三次产业协调推动转变;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由资源主导型向创新主导型转变;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促进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努力实现经济转型。基于这种认识,“十一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定不移地推进“实施二次创业,打造经济强市”、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以技术创新为重点,转变增长方式,科学有序地开发利用资源,着力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农民增收为重点,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增强城镇辐射带动能力为重点,加快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城镇化水平;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重点,深化改革开放,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提高行政效率和经济市场化水平;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强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新局面。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培育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项目规模化建设,产业园区化布局,产品高端化延伸。致力于资源转化、加工增值,发展多元化接续产业,培育大企业、大集团,着力打造中国中部化工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不断优化农业结构,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实施农村百万劳动力转移工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民主管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提升城镇化水平。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快新城区建设步伐,加大老城区改造力度,重点建设县城镇,积极发展中心镇。注重科学规划,完善城市功能,增强产业支撑,突出体制创新,加快城镇化进程。

----全面发展服务业。以发展旅游产业、文化产业为重点,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巩固发展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物流、房地产、社区服务、信息和中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增加社会就业,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注重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物质消耗、治理生态环境,坚持集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循环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深化改革开放。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消除观念障碍和体制障碍,增强城市活力。实施开放带动,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实施科教兴平和人才强市战略。加大科技教育投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基础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层次、技能型两支重点人才队伍,提高全社会科技文化水平。

----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业、社保、医疗、治安等问题。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协调推进三个文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第二节  发展目标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在更加重视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双翻番”。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产业层次明显提高,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社会发展明显进步。经过“十一五”和更长一段时期的努力,把平顶山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加工基地,中国中部化工城;以化学工业、装备制造工业为战略走向的新型工业城市;国家优秀山水文化旅游城市。

一、宏观经济预期目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到2010年力争在2005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按2005年价格计算,生产总值达到1100亿元以上,人均21600元(约合2600美元)左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2010年达到60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五年累计利用境外资金3.5亿美元。

二、结构调整预期目标:2010年,二、三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92%,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明显提高,城镇化率达到48%,非公有制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60%左右。

三、基础设施预期目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左右,五年累计投资1500亿元左右。2010年,发电装机容量达到600万千瓦,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70公里以上,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00万亩左右,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市住房成套率达到90%以上。

四、可持续发展预期目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总人口控制在510万人以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林木覆盖率达到30%,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80天。

五、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以上。进一步巩固“普九”成果,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到2010年全市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规模争取达到5.5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六、和谐社会预期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2010年达到14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2010年达到4000元。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降至30%40%。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五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35万个左右,城镇消除“零就业”户。各项改革稳步推进,社会秩序明显好转。

第三章  培育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

进一步突出工业的主导地位,继续推进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注重技术进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加工制造业发展;注重规模经济,加大企业整合重组力度,优化工业经济布局,推动产业聚集发展,逐步形成传统产业优势突出、主导产业迅速壮大的工业发展新格局。2010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660亿元,年均增长16%

第一节  培育壮大主导产业

把化工、机电、食品等产业发展作为我市工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重点开发中高端产品,拉长加粗产业链条,形成主导产业新优势。

大力发展化学工业。以打造中国中部化工城为龙头,以平煤集团、神马集团为主体,以盐化、煤化为主线,着力构建煤--化、煤--化、盐-化等化工产业链。推进煤焦油、粗苯的精深加工,加大环己烷、己二酸、己二胺等尼龙66盐中间产品的开发利用;大力发展甲醇、二甲醚、合成氨、尿素等煤制气产品和纯碱、烧碱、PVC树脂等盐化工产品,推进原料加工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使化学工业成为我市支柱产业。2010年,尼龙66盐生产能力达到30万吨,甲醇100万吨,工程塑料13万吨,复合肥100万吨,离子膜烧碱150万吨,纯碱100万吨,氯化铵100万吨,PVC树脂150万吨,井盐300万吨。

做强做大机电装备工业。充分发挥现有优势,采用自主研发与引进技术相结合,发展大型成套设备、名优特专产品和机电一体化产品,提高装备工业的设计制造水平和成套能力。重点发展高压(超高压)开关、大型电(袋)除尘器、高速机车关键铸件、煤矿机械、三轮摩托车及零配件产品的开发生产,形成以机电一体化、电工设备、环保设备、基础机械及机械基础件为核心的机电工业。重点抓好平高集团百万伏级超高压输变电设备、中材环保袋式收尘器、天瑞集团铁路重载高速机车合金钢铸件等项目建设,成为全国重要、河南最大的输变电成套设备和环保设备生产基地。

发展壮大食品工业。按照城市食品多样化、农村食品商品化、家庭食品社会化、食物结构营养化的发展要求,提高小麦、玉米、畜产品的精深加工能力,重点培育肉类加工、粮食加工、乳制品加工、酿酒饮料、保健食品等企业上规模、上水平,推动食品工业向品牌加规模优势转变,形成规模效益。依托华懋双汇、万东牧业、三益清真、迪可牛肉等企业,大力发展冷却肉、分割肉和熟肉精制品。依托豫美面粉、巨龙淀粉、梦想食品、九头崖集团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专用面粉、玉米淀粉、薯类粉条以及挂面、饼干、糕点、速冻食品,提高粮食加工转化能力。培育源源乳业、晶珠乳业、美信乳业等乳品加工企业,扩大规模,壮大实力,成为全省知名的乳制品生产企业。发挥宝酒集团、九头崖集团、四铃公司、中原红饮品的品牌优势,加快白酒、啤酒和饮料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规模。利用丰富的柞蚕、银杏等资源优势,加大投入,扩大规模,做大做强银可银杏、蝶王神酒等保健食品企业。2010年,食品工业总产值占限额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10%左右。

积极发展医药工业。依托华利药业、圣光医药、畅神制药、易元制药等企业的基础和优势,加快技术引进步伐,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生物制品、现代中药、化学原料药的经营规模化、生产现代化、品种多样化,提高医疗器械产品生产规模和档次。2010年,医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以上。

第二节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高产品层次和产业素质。依托优势企业,推进传统产业规模化、基地化建设。

稳步发展煤炭工业。以平煤集团为依托,整合、挖潜、聚集现有煤炭资源,做好生产设施的改扩建,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加大汝州、郏县矿区勘探开发力度,推进平煤集团夏店矿240万吨、十一矿180万吨改扩建、朝川矿、张村矿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2010年全市原煤产量达到6000万吨。

积极发展电力工业。培育壮大姚孟火电集群为重点,坚持上大压小,重点建设一批大容量、高参数的发电机组项目,发展热电联产,加大环保设施投入,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清洁生产;积极发展洗中煤、煤矸石和煤层气发电。加快建设姚电公司2×60万千瓦、平顶山电厂2×20万千瓦热电联产、瑞平公司2×15万千瓦热电、蓝光电厂二期1×13.5万千瓦矸石发电等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平顶山电厂二厂一期2×100万千瓦、平煤坑口电厂三期2×20万千瓦热电联产等重大机组,积极推进平顶山电厂二厂二期2×100万千瓦、姚电公司2×100万千瓦、化工城2×30万千瓦热电机组等项目的前期工作。2010年,发电装机容量力争达到600万千瓦。

大力发展钢铁工业。依托舞钢公司、舞阳矿业公司、中加公司等一批优势企业,突出板材特色,发展特种品质宽厚板材和铁矿采选业,形成相对稳定的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巩固在同行业中的优势地位。完成舞钢公司新建100万吨宽厚板生产线、舞阳矿业公司200万吨铁精矿、中加公司120万吨铁精矿等项目建设。2010年,铁精粉产量达到400万吨、钢300万吨、钢板260万吨。

加快发展化纤纺织工业。依托神马集团、天使集团、银龙集团等优势企业,加快技术进步,扩大优势产品生产,提高差别化、功能化纤维比重;发展优质棉纱和高档服装面料,提高后整理水平。重点抓好神马集团3万吨高模低缩涤纶工业丝、1万吨中低旦工业丝、2万吨安全气囊丝、2万吨尼龙66特品工业丝、天使集团2000万米高档服装面料、银龙集团5000万米高档面料等项目建设。2010年,工业丝及帘子布产量达到13万吨,纱达到27万吨,高档服装面料达到1亿米。

改造提升建材工业。围绕节地、节能、利废、保护环境和改善建筑物功能,巩固高标号水泥、特种水泥制品等传统优势建材,大力发展日产5000吨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开发轻材质、高强度、多功能的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密封材料、室内装饰材料等新型建材产品,形成以优势建材及新型建材为主导的建材工业。着力抓好天瑞集团、大地水泥、天广集团等10条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平煤集团新型墙体建材等项目建设。2010年,新型墙体材料达到15亿标块,水泥产量控制在2000万吨左右。

第三节  培育优势企业集团

围绕壮大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突破口,以资本为纽带,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加快企业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步伐,引导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进企业并购、联合、重组和战略合作。通过抓好30户重点企业和10户企业集团,联结和带动一批企业的改组与发展,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聚集和优化配置,从而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提升全市经济总量。2010年,力争平煤集团销售收入超300亿元,神马集团、舞钢公司、天瑞集团超100亿元,平高集团、姚电公司、汇源公司、中加公司、圣光公司超50亿元,中材环保、银龙集团、巨龙淀粉等9户企业超10亿元。

第四节  优化工业经济布局

立足区域优势,科学规划培育一批特色工业园区,引导企业向园区聚集,实现生产要素集聚和上下游关联,形成一批在全省、全国有重要影响的产业基地。

工业经济布局规划为“一城一带十六园区”。

一城:中国中部化工城。以平煤集团、神马集团和中盐皓龙公司等企业为依托,以发展盐化工、煤化工等产业为支撑,在市区东南与叶县交界处选址建设。规划投资500亿元,主要建设200万吨烧碱及200万吨PVC树脂、200万吨甲醇、20万吨二甲醚、100万吨纯碱、100万吨氯化铵、100万吨复合肥、30万吨尼龙66盐、10万吨工程塑料、300万吨井盐(200万吨工业盐)、400万吨水泥等重大项目。化工城预期年销售收入500亿元以上。

一带:依据洛平漯高速公路走向和开发建设现状,培育包括汝州-宝丰-鲁山东部-郏县西部-市区-叶县-舞钢的汝平舞产业带。

十六园区:规划主要工业园区有平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平顶山新城工业园、汝州汝南工业园、汝州城北工业园、汝州临汝镇工业园、汝州朝川工业园、舞钢城北工业园、舞钢院岭工业园、鲁山汇源工业园、鲁山北郊轻工业园、宝丰城东工业园、宝丰西部工业园、叶县盐都工业园、郏县广天工业园、郏县黄道工业园石龙焦化工业园等16个工业园区。

平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老城区东部,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主要建设新材料、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化工仪表等高技术产业项目,2010年园区预期销售收入130亿元。

平顶山新城工业园位于新城区西北部,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左右。规划安排无污染、劳动密集和高技术等一类工业项目,园区预期年销售收入100亿元。

汝州汝南工业园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左右。依托平煤集团、天瑞集团,规划建设3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15万吨铁路重载高速机车合金钢铸件、3万吨合金钢铸件、2×15万千瓦电厂等项目,园区预期年销售收入100亿元。

汝州汝北工业园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左右。依托梦想公司、巨龙公司,建设8万吨饼干、70万吨淀粉等项目,成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园区,园区预期年销售收入60亿元。

汝州临汝镇工业园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主要发展建材、煤炭、铸钢等产业,园区预期年销售收入60亿元。

汝州朝川工业园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主要发展洗煤、焦化、建材等产业,园区预期年销售收入50亿元。

舞钢城北工业园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左右。依托中加公司、舞阳矿业公司、银龙集团、华懋双汇等企业,规划建设320万吨铁精矿、100万吨球团矿、100万吨炼铁和机械、纺织、食品等项目,园区预期年销售收入100亿元。

舞钢龙山纺织工业园主要发展纺织、服装,园区预期年销售收入20亿元。

宝丰城东工业园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左右。规划建设高档服装、麦芽糖醇、富硒饮料、高档包装印刷、10万套高档办公家具等项目,成为纺织、食品、轻工企业聚集区,园区预期年销售收入20亿元。

宝丰西部工业园位于宝丰县张八桥镇,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主要发展建材、煤炭等产业,园区预期年销售收入30亿元。

叶县盐都工业园位于叶县县城南部,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依托中盐皓龙公司,建设300万吨井盐及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成为井盐生产加工园区,园区预期年销售收入10亿元。

鲁山汇源工业园位于鲁山县与石龙区交界处,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左右。依托汇源公司,规划建设30万吨烧碱及30万吨PVC树脂等项目,园区预期年销售收入50亿元。

鲁山北郊轻工业园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主要发展服装、医药等产业,园区预期年销售收入20亿元。

郏县广天工业园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左右。主要建设4000万口保健铁锅、生物制药合成、高分子量血浆增溶剂、钴制品等项目,园区预期年销售收入25亿元。

郏县黄道工业园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主要发展电力、建材等产业,园区预期年销售收入10亿元。

石龙焦化工业园主要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焦化工业,园区预期年销售收入30亿元。

 

新华、卫东、湛河三个城市区,要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合理布局,重点发展科技型、无污染、就业容量大的一类工业项目,形成相对集中的工业聚集区。

第四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为目标,围绕发展畜牧业、高效种植业、林果业、农产品加工业、优质烟叶和劳务经济六大主导产业,继续抓好农业产业结构、种植业结构、农村经济结构和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减量化。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第一节  优化农业结构

按照“稳定粮食、调整结构、主攻畜牧、提升林果”的思路,依据农业区划和自然、土壤、地貌条件,因地制宜,合理规划,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构建层次分明、特色突出的农业产业布局。山区丘陵重点发展林果、柞蚕、中药材、小杂粮、优质烟叶和生态观光农业,建设生态农业区;平原重点发展商品粮、油料、瓜果、畜牧、水产养殖等产业,建设平原灌溉农业经济区;新华、卫东、湛河三区重点发展蔬菜、花卉苗木、奶牛饲养和休闲观光农业,建设城郊农业经济区。

种植业。加强叶县、汝州市、郏县、宝丰县优质粮生产加工基地建设,使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60万吨左右;优化调整结构,突出发展优质高效经济作物。重点建设10万亩国家优质粮食基地、50万亩优质专用玉米基地、4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基地,以及优质油料、小杂粮、脱毒红薯、无公害瓜菜、食用菌、优质烟叶、中药材和蚕茧等高效经济作物生产。2010年专用小麦、优质玉米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50万亩以上。

畜牧业。着力培育猪、牛、羊、禽四大主导产业,优化畜禽品种结构,建立畜禽防疫体系,积极推进畜牧业向生产规模化、经营集约化方向转化。完成5万头优质奶牛生产加工基地、20万头肉牛养殖和加工基地、20万头优质种猪生产基地、300万头优质生猪加工基地、1000万只无公害肉鸡生产和加工基地、1000万只无公害蛋鸡生产基地建设,建成全省重要的优质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2010年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以上。

林果业。结合退耕还林工程,积极发展名特优经济林、苗木花卉、森林旅游和林产品加工业,15万亩林板一体化原材料、9万亩虎狼爬岭干果、万亩优质果桑等基地建设为重点,建成优质高效的干鲜果、木本油料、中药材、速生林等基地。

第二节  推进农业产业化

强化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农户增收入的农业产业化链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原料基地建设,促进农产品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企业竞争力。“十一五”期间,培育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个左右,梦想公司、华懋双汇、源源乳业等7户农副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超亿元,30%的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按照“政策引导,群众参与,集约发展,共同受益”的原则,探索合作组织与农民的多种利益联结机制,发展各种新型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有效提高农业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对农户的带动能力。2010年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300家。

第三节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基本建设。加大白龟山等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力度,配合做好燕山水库、南水北调平顶山段建设和沙汝河治理等工程,搞好昭平台、孤石滩、白龟山、田岗等水库灌区节水改造及田间工程建设,完善排灌体系。继续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重点抓好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生产田工程建设。扩大“沃土工程”的实施规模,培肥地力,提高耕地质量。以植树造林、水土保持为重点,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完成平原防护林、农田林网和宜林荒山绿化建设。重点搞好郏县烟叶人工防雹作业、叶县商品粮安全生产人工增雨等基地建设,完成灾害及其次生灾害精细化天气预报系统建设,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2010年,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00万亩左右。

农村环境建设。加大投入力度,重点解决好住房改造、垃圾处理、饮水安全、道路整治、村庄绿化等问题,明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通过硬化道路、安装自来水、修建水冲厕所和气化肥化秸秆,实现“四清”、“四改”,即清垃圾、清污泥、清柴垛、清路障,改水、改圈、改厕、改灶,净化农村环境,改变村容村貌。按照适当集中、合理布局、设施配套的要求,加强村庄建设规划,重点发展中心村,合理归并自然村,引导农民向中心村集中,推进节地型住宅建设,提高供水、排水、供电、道路、卫生等整体配套水平。有条件的村镇要探索建设集生产生活、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农民新居和农村社区十一五”期间,从城市近郊先行试点,逐步推开。

搞好扶贫开发。继续对少数自然条件恶劣、资源贫乏、生态脆弱乡村实施移民开发、易地脱贫。扶持特色产业发展,提高贫困地区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加快革命老区等贫困地区脱贫步伐。重点完成435个贫困村整体脱贫任务,使其基本达到“五通、两建、两改一增”的目标。十一五”期间,力争解决5万人口的脱贫问题。

第四节  健全农村服务体系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立完善以科技服务为主的农业产业化信息服务网络,加快用现代科技手段改造传统农业。全面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抓好良种良法配套等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围绕优质专用粮食、蔬菜、花卉、畜牧等基地的规模发展,结合“种子工程”、“畜禽及水产良种工程”的实施,突出抓好引进、繁育、推广三个关键环节,推进农产品的更新换代。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水平。2010年,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0%以上,农业劳动力占劳动力总量的比重降低到45%左右。

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多途径增加农业机械的投入,建立完善农机跨地区作业市场和农机服务体系,引导农业机械向产前、产后延伸,加快实现农业机械化。2010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00万千瓦。

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巩固提高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培养“有能力闯市场,有道德爱家乡”的鹰城新型农民。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继续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广泛开展文明农户、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推进民主管理。

第五节  发展劳务经济

继续实施农村百万劳动力转移工程,切实加强对农民工培训。根据市场和企业需要,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的要求,实行定向、订单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增强农民外出稳定就业的能力。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用工信息、政策咨询、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健全劳务输出网络,重视联络和签订跨地区大规模的劳务协议,提高转移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加快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建立农民工工资保障基金,完善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落实最低工资制度。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严厉查处拖欠克扣工资、随意延长工时和劳动环境恶劣等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十一五”期间,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0万人以上。

 

第五章  提升城镇化水平

以促进农村人口和高层次、技能型人才进入城市稳定就业定居为重点,加快推进城镇化;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以中心城区和县域经济发展为支撑,构建新型城乡、区域关系。

第一节  合理构筑城镇体系

优先发展中心城市,重点发展县级市和县城镇积极发展中心镇,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一主二副五星”城镇格局。一主指中心城区,包括新华、卫东、湛河三个城市区,要发挥区位优势,依托产业基础,大力发展服务业和一类工业,增强城市的竞争力、辐射力、带动力,提高市区首位度;二副指舞钢市、汝州市,作为市域的副中心,要突出产业特点,壮大经济实力,发展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城市。五星指叶县、宝丰县、郏县、鲁山县、石龙区等五个县区,要根据各自的发展条件,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强化与中心城市的产业合作,分担市区功能,实现产业发展和要素集聚,带动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加大城镇建设投入,搞好基础设施和环境生态建设,积极开展创建园林县城、卫生县城和文明县城工作,创造各具特色的卫星城形象,形成市域半小时经济圈。到2010年舞钢市、汝州市城镇人口分别达到20万人、22万人;宝丰、鲁山、叶县城镇人口分别达到17万人;郏县城镇人口达到12万人。

分步骤、分层次对31个建制镇加大扶持力度。选择基础较好、潜力较大的19个中心镇重点支持,培植产业基础,增加城镇人口,形成不同类型、不同风格、辐射力强的新型小城镇,带动周边农村经济发展。2010年,寄料、大营、安良等8镇城镇人口分别达到2万人,小屯、下汤、薛店、尚店、保安等11镇分别达到1万人。

第二节  健全城镇发展机制

科学规划各级城镇发展方向、人口和用地规模,合理划分城市功能分区。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要突出特色,保护民族和文化遗产。建立健全科学规划决策机制,推行决策专家咨询和规划公示制度,增强规划透明度。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标志性建筑要进行公示征求意见。加快城镇建管体制改革,统筹规划建设城市道路、沿街景观、路面设施、地下管线,做到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积极推进供水、燃气、供热、供电、垃圾与污水处理等公用事业改革,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企业化经营。加强城镇环境管理,全面推行社区管理模式,优化居住环境。

加快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实行按实际居住地登记制度。改革完善城市养老保险制度,引导灵活就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积极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等社会统筹。对失地农民实行土地换社保政策,土地补偿金优先用于交纳社会统筹养老保险。将农民工统一纳入城镇社会统筹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体系,城中村和郊区转户农民,可按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统筹养老保险。改革城市基础教育体制,加快城镇中小学配套建设,切实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十一五”期间,抓好舞钢市省级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加快建立统一的户籍、就业、社保制度和公共服务体系,适时选择有条件的建制镇进行市级城乡一体化试点。

第三节  优先发展中心城市

按照“优化东区功能,完善老区环境,发展西部新区”的发展思路,强化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布局产业发展,形成东区工业相对集中、老区以商贸流通为主、西部新区行政科教和一类工业园分布的三组团四个功能区的城市格局。201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达到105万人。

新城区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效率管理,加快新城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步伐,争取“五年成规模,十年铸精品”。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基础,融现代建筑与自然山水为一体,高标准建设湖滨大道和湖滨生态景观带。进一步加快办公、住宅、学校、医院、商业网点的配套建设,统一规划建设路网、电网、气网、水网、热网、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以及水系、生态、地下空间开发和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提高承载能力,聚集人气。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投资融资渠道,为加快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强化产业支撑的基础性作用,争取一批高技术产业项目尽快入驻新城工业园,以产业的发展支撑新城区建设,促进新城区“十一五”时期取得突破性进展。201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16万人。

老城区改造围绕完善城市功能、创建优美人居环境,加快城市道路的改扩建步伐,完成都市村庄改造、背街小巷治理以及综合市场、环卫设施、生态工程和矿区治理等重点领域建设,提高城市的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大城市河道治理力度,充分发挥湛河横贯市区的优势,借水造景,提升品位,使湛河成为城市的亮丽景观带,“十一五”末中心城区要形成以湛河为纽带,以公园、广场为结点,街心公园、城市雕塑、建筑小品点缀其间的园林系统。加强城市管理,继续实施绿、亮、净、美、畅工程,彻底改变城市脏乱差的状况。重视东部开发区的建设,理顺管理

体制,拓展发展空间,努力建设现代工业城区,展示平顶山现代工业城市的新形象。

城市路网建设。加强城区道路建设,提高城市路网密度,构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组成的等次分明、结构清晰的道路网络。开工建设矿工路、高阳路向西延伸至新城区,与快速通道共同连接新老城区;配套贯通北环路、湛北路、新华路、新建凌云路、科技路、神马路等29条城市道路,大幅度提高通行能力。“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城市道路135公里,总面积680万平方米。

第四节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按照“合理布局,培育特色,项目带动,民营突破”的总体思路,以工业化为主导,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劳务经济和与城镇产业相配套的特色经济,增强县域经济的整体实力。汝州市围绕资源的精深加工,在煤炭、电力、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方面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成为工业强市。舞钢市围绕钢铁、纺织和畜产品加工业,培育壮大采矿、冶炼、轧钢为一体的钢铁产业链,成为钢铁、纺织和食品工业基地。宝丰县积极培育白酒生产、新型建材、生物制药、畜牧养殖和加工业。叶县围绕井盐开发和综合利用,努力打造中原盐都和盐化工基地。鲁山在打造旅游强县的同时,合理发展电力、化工和氧化铝等产业。郏县围绕煤炭、建材、铁锅生产和畜牧养殖加工业,加快工业化进程。加强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指导,完善县域经济目标管理体系和县域经济发展工作推进机制,在国家产业、土地、环保政策的指导下,进一步提高县域经济发展能力。2010年,六县(市)力争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位次前移,经济总量占全市生产总值70%左右。

第五节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公路建设。积极推进郑(州)石(人山)、洛(阳)南(阳)高速公路建设,开工建设汝(州)-登(封)高速公路,加快叶(县)-舞(钢)高速公路的前期工作。加强连结市县的干线公路建设,提高路面等级和桥梁承载能力;继续完善农村公路“通达”工程,改善边远山区农民的出行条件;加强干线连接出口路和城乡之间公路建设,完善通往旅游区的主要道路。到2010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70公里以上。实现县县通高速,乡乡通二级,村村通油路,景区保畅通,形成高速公路双十字交叉、市域半小时可达的快速交通网络。

铁路建设。推进焦枝铁路洛襄段电气化和平漯阜、平禹铁路升级改造工作,争取增开过往平顶山站的列车对数。

公用设施建设。完善城镇供水、排水系统,做好“南水北调”工程配套工作,提高城镇供水能力。大力发展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积极推行城镇垃圾的分类收集和资源的循环利用,完成所有县(市)污水和垃圾处理工程建设,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质量。完善城市供气、供热系统,做好“西气东输”配套设施工程和煤制气工程建设,实现天然气市县联网供气。加快城镇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线路结构和运力配置。2010年,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县城达到70%

城乡电网建设。尽快完成城市和农村电网改造,市区城网采用双环网结构接线,逐步实现市区主干道架空线全部入地,郊县电网采用“手拉手”接线,变电站实现双电源供电,基本形成以500千伏为主干网架、220千伏为支撑、安全可靠、吞吐自如的现代化输配电网络。“十一五”期间,完成500千伏平西变电站、8220 千伏变电站、24110 千伏变电站建设,提高电力输送和交换能力。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本着资源共享、安全便捷、彼此兼容、共同发展的原则,推进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的三网融合,完善信息基础网络,提高网络服务功能。加快网络扩容和升级改造,重点建设和完善以IP高速宽带综合业务数据传输为技术基础的干线传送网络和用户接入网络,形成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的高速公众多媒体信息交换网。普及社区宽带接入,完成有线电视网络整合改造工程。搭建“数字平顶山”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网络,提高城市数字化、信息化程度。2010年,有线电视用户达到60万户,注册上网用户数达到40万户。

第六章  全面发展服务业

坚持产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发展方向,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加快发展服务业。以发展旅游产业、文化产业为重点,培育新的支柱产业。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以上,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达到25%以上。

第一节  旅游产业

突出自然景观独特、文化积淀深厚的城市特色,巩固拓展山水观光旅游,开发建设一批观光点、风景区、旅游线,打造富有吸引力的旅游精品。“十一五”期间,把石人山打造成国内具有较强吸引力的山水旅游品牌;把三苏园、风穴寺、明县衙打造成国内具有一定吸引力的文化旅游品牌;把香山寺建成以旅游为中心,集佛事活动、观音文化研究为一体的一流景区,打造成中国佛教观音旅游品牌。

构建“一心两带三片区”的旅游格局。一心指中心城区,要积极发展城郊生态游、特色工业游和会展、购物、娱乐等旅游产品,形成游客集散地。两带指汝州-宝丰-郏县-叶县生态文化旅游带,和鲁山-舞钢自然山水旅游带。三片区指石人山生态观光旅游区、石漫滩休闲度假旅游区、汝州历史人文旅游区。

加强景区配套设施建设,搞好A级景区创建工作,建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进一步扩大旅游业的对内对外开放,积极与全省黄金旅游线路接轨,推进旅游业资产重组,发展旅游相关产业,提高旅游市场的竞争力。加大旅游品牌宣传力度,提高优秀旅游城市整体形象,增强旅游的知名度和辐射力。“十一五”末,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人数超过8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相当于服务业增加值的20%左右,年均增长18%以上。

第二节  文化产业

以文化资源为依托,突出重点,全面规划,加快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改革创新,尽快形成地域特色鲜明、产业优势明显、发展重点突出、总体实力不断增强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左右,年均增长17%左右。

培育发展民间乡土文化产业,深入研究宝丰民间文化现象,大力推广“宝丰经验”,精心打造宝丰民间演艺产业园区,推动民间文化产业规模化发展。对墨子、三苏、叶公、临沣寨、观音、刘累、汝瓷等文化资源进行策划开发,用产业化、商业化运作方式形成一条集上游开发、中游拓展、下游延伸的文化产业链。扶持发展现代文化产品创作机构,积极举办各类艺术赛事、展演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繁荣书法、绘画、摄影、工艺品等艺术品市场。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积极培育报业、广电、印刷和出版物连锁经营等文化产业集团。发展体育场馆、协会、俱乐部、体育中介机构等体育产业,繁荣文化经济,使其成为我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第三节  商贸物流业

提高发展商贸流通业。创新经营业态,建立和完善大型购物中心、仓储式超市、专业市场、连锁店、便民店等层次分明的商业网点体系。运用现代营销方式培育大型商业集团和综合商场,吸收国际国内零售连锁企业来我市开设大型购物中心。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老城区商业服务中心功能,高标准建设新城区商业服务区,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商业中心。搞好“千乡万村”工程,引导城市连锁超市向农村延伸,到2010年连锁“农家店”达到300家。

加快发展物流产业。培育物流主体,整合物流资源,大力发展仓储业和配送业,形成社会化、专业化、规模化的配送中心和转运中心。调整和完善交通路网布局与功能,搭建物流运输、信息基础平台,提高运输服务业水平,建立快速、便捷、安全的客货运体系。尽快形成以煤炭运输、矿用物品配送为主的煤炭物流中心,食盐物流中心和基础化工原料物流中心。“十一五”期间,在许平南、漯平洛交汇处建设两个2平方公里的大型物流园区,在汝州、宝丰、鲁山、舞钢、叶县、郏县建设六个以特色产品为主的地区小型物流园区。

第四节  其他服务业

健康发展房地产业。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大力发展住房消费信贷,稳定商品住宅价格,活跃房地产二级市场。结合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合理引导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投资和开发,严格控制经济适用房销售对象,“十一五”期间经济适用房建设面积不少于35万平方米。积极试点小康型住宅建设,提高住宅规划设计水平,满足不同层次的住房消费需求。建立房地产市场配套服务体系,规范发展物业管理和室内装修业。

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信息和中介服务业。兴建各类文化娱乐、卫生保健、教育培训、体育健身等服务设施,满足社区居民的服务性消费需求;合理配置社区资源,建立市民居家求助服务信息网络;运用市场机制,结合社区特点,积极发展保洁、维修、接送、托幼、养老、保健和文娱服务业。发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健全安全认证体系,建设安全便捷的网上办公和在线支付平台;推进信息资源网建设,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加快建立门类齐全、内容丰富的数据库,使安全的信息全部上网,实现资源共享。规范发展会计、审计、法律、咨询、投资论证、资产评估等中介服务行业,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推进中介机构与政府部门脱钩,打破行业部门的垄断,加快中介服务市场化进程;搞好中介市场监管,实现规范发展。

第七章  深化改革开放

以提高政府、市场的效率和企业竞争力为根本,坚持重点突破与配套改革相结合,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的工作机制,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制度基础。适应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拓宽全面开放视野,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实施全方面、宽领域的对内、对外开放战略。2010年,全市外贸出口额达到4.2亿美元,五年利用境外资金3.5亿美元,利用市外资金200亿元,初步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

第一节  转变政府职能

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规范政府核准制,健全备案制。完善集中统一的公共财政体制,规范公共财政收支。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机制和制度,提高制度建设质量,强化行政监督,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坚持公正公平,建立和完善政务公开制度,促进公正、公平、合理行政的制度和机制建设,保持政策和决策的连续性,建立政府信用制度,努力建设诚信政府。

坚持高效便民,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完善、健全市长热线功能,大力推行电子政务,完善公共设施功能,有效提供公共产品,创新管理方式,推行人文执法,健全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和高效、便捷、成本低廉的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第二节  加大体制创新力度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本进与退、合理流动机制,进一步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财政性投资要逐渐淡出一般竞争性领域。完成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规范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营造企业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的氛围,增强企业发展的内在活力。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经营业绩考核和重大决策失误追究制。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国企改革,实现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十一五”期间,全市国有中小企业要全部退出国有。

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投资决策机制,改革项目审批制度,完善项目备案登记制度,大力提高项目审批效率。改革现行投资计划管理体制,建立政府投资决策和项目审批责任制,适当集中政府性投资的宏观决策权。运用市场规律,合理有效地配置政府控制的资源,建立统一、规范、有序的土地使用和矿产勘探开发市场。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加强对政府投资的监管,建立和完善人大、政府和公众三个层次的监管体系。

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培育和健全资本市场,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建立银企合作长效机制,不断扩大银行信贷规模。加大上市后备资源的培育,提高上市公司再融资能力。依托城市信用社,组建股权多元化的城市商业银行。做好国内外各类金融机构引进设点工作。规范发展人才、劳动力市场,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我市。进一步发展技术市场,鼓励兴办各类科技信息咨询、技术开发经营服务组织,探索建立技术、项目和资金相结合的综合市场。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健全市场价格双向调控体系,规范市场价格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深化农村各项改革。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支持有条件的乡镇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发展规模经营。建立健全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土地占用审批和监督检查制度,切实保护耕地。深化农村税费体制、农村流通和农产品购销体制、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限制,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垄断行业、公用事业和法律未禁止的其他行业和领域。大力实施中小企业培训、创业和融资信用担保三大工程,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鼓励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合资、合作、联营参股、资本运营等方式,实现低成本扩张。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从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模式向清洁型、高收益的集约模式转变,提高非公有制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强非公企业党团、工会等组织建设,促进企业健康发展。2010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0%左右。

第三节  发展开放型经济

努力扩大出口规模。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大力实施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在巩固传统优势产品的同时,扩大高压开关、电收尘器、碳化硅等化工机电产品出口份额。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提高民营企业出口比重。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获得对外劳务和工程承包经营权,开拓出口创汇新渠道。“十一五”末,获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增至500家,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0%以上。

切实提高招商引资水平。优化招商引资结构,注重招商引资质量,以世界500强和大型跨国公司为招商重点,以“中部化工城”和30户重点企业为主体,引导外来资金发展我市化工、机电、食品等主导产业。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采取网上招商、会展招商、委托招商等方式,积极推行园区招商和产业链招商,依托企业的上下游产品链条,“裂变”产生更多的企业群。做好项目规划和项目储备,积极争取国外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大力实施东引西进。树立市外即外理念,加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积极引进和利用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先进管理理念和销售渠道,加强我市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优化升级。引导东部地区企业通过产业转移、技术转让、联合开发等方式来我市设立生产基地,利用东部地区外向优势带动我市产品出口。鼓励我市企业到西部投资办厂,设立生产和销售基地,参与西部开发,开拓西部市场。积极参与豫沪、豫粤和中小企业东西部合作洽谈会,在更大范围拓展发展空间。

第八章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强环境保护,注重生态建设,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一节  环境保护

坚持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并重,加强重点区域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加大城市居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以及城市空气污染、危险废弃物污染的防治力度,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改善城乡人民生活环境。以生态理念建设新城区,加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沿线的环境保护,确保居民饮用水水质安全。加大电厂排烟脱硫、水泥企业除尘力度,推广使用无铅汽油,减轻二氧化硫和汽车尾气污染;依托西气东输,推动城市使用清洁燃料,确保市区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推行生活、医疗、工业、建筑垃圾的科学分类、安全运输、无害化处理,严格防止危险废弃物危及人民生活安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化肥和可降解农膜,减轻对农田水域和农产品的污染。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妥善处理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污染问题。到2010年,COD年排放总量控制在2万吨/年,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有效控制噪声污染,区域环境噪声值控制在51分贝,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80天以上。

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重点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切实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严格控制新的污染产生。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煤炭、焦化、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重污染型传统行业,逐步淘汰高能耗、高物耗、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大幅度削减污染物排放。严格执行产业政策,积极开展IS014000体系认证,大力推行节约型经济、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

第二节  生态建设

按照国家园林城市标准,高起点建设西部山区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风景林,中部丘陵林果生态林和东部平原农田防护林,构筑“一环二区三带七园”的林业生态体系,一环指中心城区环城生态防护林,二区指石人山、九头崖两处自然保护区,三带指沿南水北调、汝河、沙河的防护林带,七园指风穴寺、石漫滩、城望顶等七处森林公园。依托中心城区山水资源优势,建设水库西北部湿地生态景观区、新老城区塌陷地滨湖生态园区和城郊森林景观带,抓好高速公路沿线绿化带建设。加快居住小区、广场、道路公共绿地建设,营造绿色城市环境。2010年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成为国家园林城市。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小流域的水土保持和荒山绿化工作,防止泥石流等生态灾害的发生。积极推进国有和乡镇煤矿采煤沉陷区治理工作,逐步恢复采煤沉陷区生态环境。搞好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严厉打击非法占用林地、乱砍滥伐林木等违法犯罪活动,维持良好的森林资源生态平衡。2010年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30%

第三节  循环经济

按照“转变观念,试点先行,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的原则,在企业、园区和城镇三个层次,围绕重点企业、重要行业和特殊领域开展循环经济试点,以资源的精深加工、循环使用为纽带,以减少废弃物排放为目的,形成若干条上下游关联度强的产业链,探索循环经济在资源型城市的有效实现形式。

提高工业废弃物的利用效率。以粉煤灰、煤矸石、选矿尾矿、冶炼废渣、化工废渣的综合利用为重点,推进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有效延长资源服务时限。“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利用粉煤灰260万吨、煤矸石360万吨、煤泥、洗矸550万吨,减少废水排放490万吨。

推进资源精深加工。围绕煤--化、煤--化、煤--建材、井盐-加工-氯碱化工、炼钢-轧钢-废钢回收等五大产业链条,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在产品链接技术上取得突破,实现资源的循环增值,逐步减小我市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

抓好循环经济试点。以平煤集团、姚电公司、天瑞集团、宝丰洁石、舞钢海明等五家企业和神马氯碱化工园、汝州汝南工业园为重点,开展循环经济企业和园区的试点工作。在煤炭、电力、建材、冶金、造纸等重点行业推行清洁生产,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创建3-5家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形成18家具有较高资源利用率、较低污染排放率的清洁生产企业。

发展循环型生态农业。加快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工程建设,推广农村能源生态示范村的经验,加强农村废弃物资源化的综合利用。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建设高产优质农田,围绕林果、蚕茧、蔬菜、中药材和水产品基地建设,搞好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开发,培育特色生态支柱产业。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加快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推广应用,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施用量。转变传统畜禽生产方式,推广农作物秸秆三段循环利用和畜禽粪便两段利用新技术,形成“秸秆饲料-畜禽粪便-沼气与渣-肥料还田”循环链条。

第四节  资源节约

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建立健全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形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节约能源。加强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的节能降耗。突出抓好钢铁、电力、煤炭、化工、建材、炼焦等重点耗能行业和年耗5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的节能工作。加快老旧汽车和落后农业机械更新改造,推广节能汽车和新型农业机械。在建筑领域开展节能关键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研发,建设低能耗和绿色建筑示范工程,2010年节能住宅面积达到110万平方米。严格执行公共建筑夏季空调室内温度最低标准,在政府机关、公用设施、宾馆商厦、居民住宅中推广使用高效节电照明产品和电器设备。积极利用太阳能,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开发利用生物质能。

节约用水。搞好农业节水,推广农业节水灌溉设备和深耕深松、膜下滴灌等旱作节水技术,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完善水资源费征收范围和取水定额标准,适当提高水资源费和污水处理费的征收标准。合理确定再生水价格,积极推进矿井水资源化利用,鼓励城市绿化工程和新建电厂使用再生水。加快供水管网改造,降低管网漏失率。推动公共建筑、生活小区、居民住宅的节水和中水回用、雨水收集设施建设。严格控制超采、滥采地下水,防治水污染,缓解水质性缺水。在炼钢、电力、制盐、焦化、纺织等高耗水行业中,大力推广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加速工业节水技术改造。2010年,万元工业产值耗水由2005年的185立方米下降到130立方米。

节约土地。修订和完善《平顶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执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严格控制土地用量。加大土地复垦工作力度,努力实现土地占用量与复垦量基本平衡。加强村镇规划与建设,规范乡镇企业建设用地。稳步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提高耕地的综合产出效率。严格控制城市低密度、高档住房的建设,大力发展省地型住房。加大“停、未建工程”和闲置土地资源处置工作的力度,鼓励企业建设多层标准厂房,通过多种手段盘活存量土地。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的工作,提高旧城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搞好城市公共绿地、广场、商业步行街等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严格控制粘土砖生产用地范围和规模,大力发展新型墙材。

节约材料。加强工业企业原材料消耗管理,延长材料使用寿命和节约木材,鼓励生产高强度和耐腐蚀金属材料。加大农业肥料、农药的利用率,推广种子精选加工播种技术,不断提高农业投入品的利用率。积极采用新型建筑体系,推广应用高性能、低材耗、可再生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大力推广使用散装水泥、高强钢材和高性能混凝土。引导和鼓励木材生产企业改进加工技术和工艺,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效率。限制一次性木制品的生产和流通,禁止对烟、酒、药品、食品等商品进行过度包装和搭售。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加大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搞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推进再生金属、废旧家电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提高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水平。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大力发展秸秆造纸、秸秆新型墙体材料、植物纤维板、优质秸秆饲料和秸秆发电项目。加强节约文化和节约文明的宣传力度,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资源节约活动,提高市民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使节约成为全社会自觉的行动。

第九章  实施科教兴平和人才强市战略

       优先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努力突破科技瓶颈和人才瓶颈,逐步把经济增长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人口素质上来。

第一节  推进自主创新

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和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逐步提高企业、行业和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扎实推进创新型社会建设。2010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

加强科技基础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推动600项科技攻关。多方筹措资金,建设一批科技服务基础设施,完善配套市青少年宫科技馆,筹备建设市科技馆。创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风险投资基金,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生产力中心等科技中介机构,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促进产学研结合,支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强科学普及,发展创新文化,保护知识产权,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

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鼓励原始创新,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围绕能源、冶金、化纤、建材等传统优势企业科技创新力量,整合技术创新资源,抓紧研究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高、对产业发展带动作用强的公共性技术创新和制约产业升级的关键技术。依托平煤集团、神马集团,加强与科研院所的联合攻关力度,围绕煤化工、盐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开发研制出针对平顶山煤、盐原料特点的核心技术、独特工艺和关键设备。依托平高集团,引进技术与自主研发相结合,加快百万伏产品的研发步伐,抢占行业制高点,建设国内第一、世界先进的超高压电器研发中心。依托姚电公司、中材环保、天瑞集团,建设省内重要的燃煤发电、环保设备、干法水泥、铸钢机件技术研发中心。“十一五”期间争取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技术研发中心5个,省级技术研发中心10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4个。

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技术推广体系和农业教育培训体系。开发和推广现代集约种植、农产品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促进农产品向多样化、精细化、品牌化和专用化方向发展。加速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鼓励个人、科研机构以技术入股等形式参与开发经营,建立集研发、应用于一体的农业科技型企业。“十一五”期间,依托市农科所联合特色乡镇农科站成立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先进技术产业集团。

第二节  发展教育事业

继续加强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发展成人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十一五”末,初步形成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均衡公平的教育体系。

继续加强基础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城镇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农村基本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建幼儿园80所。进一步巩固普九成果,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加快城乡中小学校舍建设和改造,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建小学75所,初中9所。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推进省级示范性高中建设,“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建、扩建高中23所,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达到10万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进一步完善“奖、贷、助、补、减”助学体系,确保贫困生完成学业。采取多种形式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优化教育资源,建设一批富有特色的中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培训中心。继续办好电大,成人自学考试,积极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十一五”期间,每个县(市)创办1-2所层次高、规模大、专业性强的职业学校。

加快高校园区建设。配套完善新城区综合高校园区,吸引国内著名高校到平联合办学或设立分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对一批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工大学进行整合,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组建2所高等职业院校。“十一五”末,平顶山工学院发展成为学科优势突出的理工大学,平顶山学院发展成为知名度较高的综合性大学,全市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达到5.5万人。

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加强教师引进、师资培训和师德师风建设,建立“择优上岗”、“动态管理”的竞争机制,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十一五”末,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学历层次基本达标。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增强政府、社会和公民的教育公平意识,基础教育要加强“治薄,扶差”力度,取消重点学校、重点班级制度;高等教育要积极推进管理、收费、助贷、就业等制度创新,努力创造公平教育的社会环境。拓宽教育经费来源,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弱势群体、薄弱环节倾斜,逐步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

第三节  建设人才队伍

坚持科学的人才观,围绕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三个关键环节,抓好高层次、技能型两支重点人才队伍建设,开发人才资源,壮大人才队伍,调整人才结构,努力营造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十一五”末,使各类人才总数达到30万人,占总人口比重达到6%,初步形成一支能支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门类齐全、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使我市成为河南省人才资源开发和培训基地,人才的综合竞争力在省内居于前列。

大力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完善技能人才资格证制度,推进技师考评制度改革,逐步建立统一标准、自主申报、社会考核、企业聘用的技能型人才评价使用机制,制定高技能人才在工资福利等方面的政策体系。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方面,要重点培养四支人才队伍,即一批“种养加”的行家里手,一批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带头人,一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工巧匠,一批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骨干力量。继续有组织、有计划地选派优秀大学生到农村行政村和城镇社区工作。2010年,高技能人才达到3万人,农村骨干实用人才10万人。

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建立广纳群贤、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实行柔性人才政策,开辟吸引人才的“绿色通道”,重点引进学科带头人、拔尖创新人才和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采取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技贸结合等方式引进专家和高层次人才,实现较高层次的技术跨越,为我市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和重大科研项目攻关提供智力保障。“十一五”末,在我市工作的博士、硕士研究生达到2000人左右,博士后流动站4个。

第十章  构建和谐社会

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切实解决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第一节  人口

贯彻执行国家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对农村和城镇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完善以居住地管理为主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体系,控制政策外多胎生育。进一步改进计划生育服务,提倡优生优育,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不法行为,有效调节男女性别结构。贯彻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筹备建设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重视老龄化问题,大力兴办公共养老设施和活动设施。到2010年,婴儿死亡率降低两个千分点,全市人口控制在510万人以内,男女性别比控制在110:100以内。

第二节  文化体育

繁荣各项文化事业。“三馆一中心”(博物馆、图书馆、群艺馆、汝瓷研究中心)为重点,加强文化设施和文化景点建设。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市有博物馆、群艺馆,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的目标。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充分挖掘马街书会、赵庄魔术等民间文化资源,叫响“曲艺之乡”,精心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鼓励开展群众性文化艺术创作活动,不断推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具佳的艺术精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老年文化和校园文化。2010年,图书馆藏有量达到66万册,80%的图书馆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完善文物保护管理体制,完成清凉寺汝官窑遗址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加强新闻出版和档案管理,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丰富人民群众生活。

提高体育事业发展水平。竞技体育要围绕 “奥运争光计划,重点发展皮划艇、赛艇、射箭、跆拳道、体操、举重、摔跤等项目,实现省运总成绩名列前五名,争取优势项目参奥运。普及群众体育,增强全市人民身体素质,加强学校体育教育,积极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活动。到2010年体育人口达到全市人口的40%左右,争取全市人口抽样体质测定80%以上达到合格标准。加大体育基础设施投入,尽快在新城区建设体育活动中心,改善原有体育场馆设施,合理配套建设体育场馆及社区健身设施,建立健全体育竞赛、体育健身、体育娱乐的服务体系。

第三节  医疗卫生

以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建立与人民生活水平相适应的卫生监督、疾病控制、紧急救治和妇幼保健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完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规范医疗服务行为。鼓励社会资金投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高标准建设第六人民医院和新城区医院。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保证群众食品、药品和医疗安全。积极发展城镇社区卫生组织,重点完成1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快卫生城市创建步伐。积极推进农村新型医疗保险制度和农村初级卫生保障服务体系,集中财力改造和建设56所乡镇卫生院,改善村级卫生所医疗服务条件。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到95%以上,千人拥有病床数达到3张,平均预期寿命73.77岁。

第四节  社会保障和就业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资金,建立和完善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逐步实现“五险”征缴合并。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完善混合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社会保险,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逐步将医疗、工伤保险覆盖范围扩大到所有城镇就业人员。探索推行适合农村特点的养老制度。

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进一步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完善企业裁员机制,引导国有企业采取措施安置富余人员。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拓宽公益性就业领域。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健全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灵活就业。“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6.5万个,失业职工再就业率达到80%

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提高保障标准。加大对弱势群体和低收入人群的帮扶力度。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建设社会救助管理设施,建立健全城乡救助体系。发展残疾人事业,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推进慈善事业的发展,鼓励和支持社会扶助活动。建立社会突发性事件处置预案和保障机制,提高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第五节  安全生产

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法》,建立促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性好转。“十一五”期间,工矿商贸企业伤亡事故和死亡人数逐年下降,到2010年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保持在2以下,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下降到5.8以下,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控制。

坚持“依法整治、标本兼治、突出重点”的原则,进一步深化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和建筑、民用爆破器材、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等行业和领域的专项整治。全面执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加强和完善“四个委派”、“严防死守”等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日常生产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快市、县两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拓宽投入渠道,加大安全投入,提高公共领域、企业安全保障和职业病防治能力。宣传普及安全生产法律和安全知识,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和素质。

第六节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

以提高城市文明程度为根本,突出干事创业的高效率、生活生产的高品位、社会环境的高和谐,全力搞好四城联创,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有机统一、协调发展,为实现平顶山在中原率先崛起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社会环境。

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城乡基层政权机关、基层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建设,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坚持依法治市,加强法制建设,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教育,提高公民法制意识。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做好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加强军政军民团结,做好“双拥”工作,保持全国“双拥”模范城市荣誉。重视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和交通战备工作,密切军地关系。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利用不同形式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培育民族精神,建设小康社会”和“热爱家乡,增辉鹰城” 的主题活动,进一步挖潜展现既能传承历史文明,又富于时代特征的人物、事件、人文精神和时代英模。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培养团结友善、敬业奉献的道德品质。大力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创建活动,在全社会倡导读文明书、说文明话、干文明事、做文明人。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诚信教育,强化公民诚信意识。加快建立覆盖政府、企业、中介组织和个人的社会信用体系,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建立有效的诚信激励约束机制,营造诚信鹰城。

努力保持社会稳定。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防范和铲除邪教和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有效遏制暴力犯罪和“双抢一盗”等重大刑事案件的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快治安设施建设和技术装备现代化步伐,逐步建立起布局合理、反应灵敏、运转有效的治安预警系统。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城乡结合部和重点园区的整治力度,建立完善群防群治网络,提高社会整体防范水平。加强信访工作,探索建立矛盾排查调处机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第十一章  规划实施保障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条件下,实现规划的目标和任务,主要依靠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政府要正确履行职责,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引导市场主体行为,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第一节  分类指导

本规划提出的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城镇化、非公经济发展等领域的重点任务,目的在于正确引导市场主体行为,主要依靠市场配置资源、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来实现。各级政府要强化市场监管,优化发展环境。

本规划确定的宏观经济发展、劳动力结构调整、科技投入、非义务阶段教育、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开放型经济发展等领域的重点任务,体现了政府的战略意图,主要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和政策导向机制努力实现。

本规划确定的节能降耗、环境治理、节约耕地、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促进就业、扶贫减灾、公共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的目标和任务,是政府的承诺,主要运用优化公共资源努力完成。

本规划确定的各项体制改革任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政府要将改革任务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按进度安排抓紧推进,确保改革任务如期完成。

第二节 经济政策

根据公共财政服从和服务于公共政策的原则,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统筹安排财政预算。按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增加的基础上逐年增加市级政府投资规模。完善政府投资管理体制,整合政府投资资源,加强对重点任务和重点领域的支持,改进投资方式,加强项目监管,提高投资效益。

对重点培育的主导和支柱产业,强化政策引导和支持,优先安排资金、土地、能源、重要资源等措施培育产业竞争力,促其尽快做大做强。对易出现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的产业,要通过健全市场准入、环保标准、土地使用、技术标准等措施加强调控,通过信息发布等措施合理引导。要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引导产业集群发展、降低生产成本的原则优化产业布局,使产业布局与县域经济和城镇体系的发展相互促进。实施中小企业促进计划,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中小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依法关闭破坏资源、污染严重的企业,运用经济手段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和产品。

第三节 组织管理

加强制度协调和政策协调。各部门、各县(市)区要按照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在投资安排、项目决策、财税金融、土地供应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综合协调,形成合力。

改革规划管理体制,明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各自的功能定位,完善规划衔接机制,健全科学化、民主化的编制程序,强化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和约束性,形成各类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

加强对宏观调控主要目标运行情况的预警,正确把握经济发展走势,适时调整年度宏观调控方向和力度,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合理安排年度财政预算、投资计划、土地计划和其他公共资源,确保目标如期实现。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有关部门要跟踪分析规划实施情况,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重大问题,自觉接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本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在本规划实施的中期阶段,市政府要组织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中期评估报告提交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经中期评估需要对本规划修订时,市政府提出调整修订方案,报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3

路过

鸡蛋
2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5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烟花易冷 2010-3-18 15:12
自己先顶下  呵呵
回复 zhaoguangyu2005 2010-4-23 15:19
想问以下您主要从事什么工作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闭

热点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

联系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Archiver|环评爱好者 ( 鄂ICP备0601659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293号

关注官方公众号

GMT+8, 2024-5-23 13:06 , Processed in 0.04523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