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Eiafans.com_环评爱好者 返回首页

那山那水那人 http://www.eiafans.com/?93181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土地污染致耕地红线失守

热度 24已有 420 次阅读2014-1-4 17:48

土地污染致耕地红线失守


中国已有5000万亩耕地因污染严重而无法耕种,随着污染的加剧,“18亿亩”耕地红线面临“失守”的窘境。

中国受污染耕地超3亿亩各地的雾霾刚刚散去,严峻的土地污染问题又给人们心头蒙上一层阴影。“18亿亩”耕地红线面临“失守”的危局。

刚刚公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有5000万亩耕地已经受到中、重度污染而“不宜耕种”,面积相当于两个北京。
  
实际受到污染的耕地更多。2011年,时任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曾公开表示,中国受污染耕地约有1.5亿亩,而环保部2013年发行的《土壤污染与人体健康》称,全国仅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就达3亿亩。

数据显示,全国18个主要耕地分布省份中,有13个存在土壤重金属超标问题。其中,耕地质量最好的湖南、湖北、广东全部在列。湖南是中国有名的粮仓,2012年湖南出产大米占全国总量的16%,但同年曝出的“毒大米”事件在全国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土壤污染被称作“看不见的污染”,绝大部分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最终都会回归土壤。近年来空气、水污染不断加重已有目共睹,耕地污染势必日趋严重。

土壤修复举步维艰

  虽然耕地污染形势严峻,但土壤修复还存在诸多困难。首先,修复土壤污染花费巨大。荷兰在上世纪80年代已投资15亿美元进行土壤污染的修复,而德国在1995年一年之内就投资了60亿美元净化污染土壤。上世纪70年代,日本富山县为修复1.3万亩农田,总共投入3.4亿美元,耗时33年才修复完成。

目前,中国土壤污染中历史遗留问题占大多数,而这类的项目主要资金来源是地方政府,这导致地方政府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并没有动力去做土壤修复工程。大部分地区还处于观望状态。
其次,土壤修复相关法律尚未出台,也缺乏相应的技术标准。一块地怎样才算修复好了,这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是法律问题,否则可能带来二次污染。一些企业把污染的土壤从污染场地挖走之后,放到垃圾填埋场填埋。但事实上,这种方法只是将污染转移,并没有把污染物消除掉,修复过程中潜在的风险也许要到几年后才暴露。

此外,各地土壤修复的主管部门不尽相同,涉及发改委、规划、土地、建设、环保、财政等多个部门,协调起来十分困难。
中国的土壤修复起步较晚,2011年,“大环江河流域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项目”实施,这是第一个国家级土壤修复示范项目,但至今涉及耕地的土壤修复项目仍举步维艰。

18亿亩”耕地红线“失守”“毒大米”并不是无良商人为了追逐商业利益故意制造的,而是由耕地污染造成的食品安全事件。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也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日本富山县农民因长期使用冶炼厂的含镉废水灌溉农田,导致土壤和稻米中的镉含量增加,当人们长期食用这种稻米,镉便在人体内蓄积,从而引起全身性神经痛、关节痛、骨折等症状,以致死亡。
[imgid=0]    10年来,现代工业快速发展,在带来GDP不断增长的同时,也导致严重的土壤污染。这种污染,正在通过被渗透的土壤和生长于其上的农作物,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2006年国家“十一五”规划首次提出“18亿亩”耕地保有量以来,这一数字始终是粮食安全的保证,也是不可逾越的一道红线,但耕地污染已绕过红线威胁到耕地的实质安全。
目前,中国18亿亩耕地中有13亿亩是中低产田,1.5亿亩受到污染,随着人口增长以及污染加重,粮食安全面临越来越大的威胁。

当务之急是充分利用耕地资源。一方面,适度增加其他作物的进口,以保证主粮自给;另一方面明确农地产权,使土地自由流转,发展规模农业,提高粮食单产。同时,增加农民种地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政策只对耕地总量的控制,缺乏对耕地质量的保护。这种懒政在保证粮食安全方面的作用正在减弱。

18亿亩红线”要保住粮食的数量,更要保证粮食的质量。随着耕地污染加剧,这条红线保住的仅仅是数字,而不是耕地的实质安全。

[imgid=0]

 

15

路过

鸡蛋
4

鲜花
1

握手
1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2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回复 pigeonhawk 2014-1-7 19:06
都只看眼前了`````
回复 友善的鱼 2014-1-8 16:53
经济利益高于一切
回复 汐凡草 2014-1-9 16:09
哎。。。我那的水都是盐水了,种不了什么地了
回复 wx_FdsdW6wd 2018-5-31 11:53
  
回复 不靠谱的杜小猫 2018-12-17 15:08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闭

热点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

联系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Archiver|环评爱好者 ( 鄂ICP备0601659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293号

关注官方公众号

GMT+8, 2024-5-26 11:08 , Processed in 0.03502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